“不敢不敢,嘉這只是些許障眼法。可比不的逸山那實打實的城牆。”
書中暗表,郭嘉的渡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郭嘉做了這麼多的木筏,然後分別用粗繩首尾相連。在上游假裝渡河的時候,這些木筏就已經連成一線成了渡橋的雛形。然後這些木筏齊頭並進。到達地點後岸邊的木筏借勢衝上河岸成了基腳。然後收攏木筏之間麻繩,一座渡橋就成了。
而蕭一他們聊天時,士兵們有條不紊的處理著一切。渡橋成形,曹操大手一揮,“渡河。”
公孫瓚正在夢鄉,今晚他又做了那個惡夢。他依然沒有聽到自己女兒的話語。這時有人直直闖進來打斷了公孫瓚的夢。
“何事半夜喧譁?”公孫瓚含怒起身,他卻啞然失語,透過窗戶公孫瓚看到南方城牆之上火光沖天,竟與自己這幾日夢中所見如此相似。
“主公,一個時辰前,曹軍渡過了易水,現正在與朱將軍在南城鏖戰,南城只怕守不了多久了。”
“你瞎說什麼。”公孫瓚又驚又怒,“那易水滔滔。他們怎麼渡過河來的?”
“主公,小的不敢瞎說,聽岸邊將士說,那易水之上傍晚還空無一物。誰知三更時分就突然出現了一座寬足有一丈的木板渡橋。彷彿從天而降,如有神助。”
“你說什麼?如有神助。你的意思,我公孫瓚戰敗是天意嗎?”
“這個……。主公,我們還是早點逃離此地吧。”
“逃?”公孫瓚痴痴的望著那人。然後起身於桌上拿起隨身寶劍,倉啷一聲拔出寶劍。“你也要背叛老夫嘛。”說話間一劍劈死了那個人。
公孫瓚就這樣提著劍就想中魔了一般在易京樓內遊走。有巡夜的家丁看到,急忙上前行禮。
“老爺……。”
好字還沒說出來,公孫瓚的劍已經當頭劈了下來。另一個家丁看著倒在血泊中的同伴,滿臉錯顎的看著自己的主人。不過他再沒有醒悟的機會了,因為下一刻他自己也倒在了血泊裡。
就這樣,公孫瓚一路走,一路殺。整個易京樓一下子成了人間地獄。所有人看到公孫瓚就好像看到催命的閻王一樣。不單丫鬟僕人,就連他的妻妾也難逃殺手。最後他將自己的最疼愛的女兒逼到了角落裡。
那孩子看著平日慈愛有加的父親突然渾身浴血的站在自己的面前嚇得涕淚橫流,魂不敷體。孩子泣不成聲道,“爹爹,孃親呢?”
公孫瓚伏下身來愛憐的擦去女兒面頰的淚水。“乖女兒,你娘已經去了一個沒有痛苦的地方。不要怕,爹,現在就讓你去見你娘。”
說完站起身來,孩子看著父親寒森森的寶劍似乎明白了什麼,哭得更不可開交,“爹,不要殺我。我不想死呀。”
公孫瓚心中一凌,這不是自己夢中所見的情景嗎?原來那個滅了自己滿門的人居然就是自己。而此時他也知道了自己的女兒到底在哭喊著什麼。可是這又能如何?事已至此,自己已經沒了退路,自己縱橫漠北數十年,威名遠鎮。烏桓各部但聽白馬將軍之名無不聞風喪膽,與其投降受辱。還不如一死了之,也省的一世英名,晚節不保。想及此,他歉意的看著自己的女兒,“孩子,你且先行一步,等一下你父我就去陪你和你孃親。”
當整個易京樓只剩下自己的時候,公孫瓚點起了火把一把火點著了儲存在樓內的糧草,火勢很快蔓延到了整個易京樓,公孫瓚在火中狂笑,“袁本初,曹孟德還有那蕭逸山。老夫得不到,你們也別想得到,沒了糧草。我看這三州百姓你們怎麼養?那烏桓騎兵又如何抵擋?哈哈哈哈。”那笑聲比鬼叫還要難聽。碩大的易京樓片刻間火光沖天,百里可見。
易水南岸,蕭一望著那照亮半邊天空的火光哀嘆一聲。
身邊趙雲好奇,“先生為何嘆息?”
“公孫瓚亡了。”
“雲聽聞先生唯願天下一統,少一些諸侯。今日公孫瓚一死,北地安定。先生又為何嘆息?”
“唉,只怕這不是太平的曙光,而是開戰的號火。”
易京樓的火光之大,於百里之外都可看見。百里外一處高山上,一個彪型大漢身披裘皮氈帽。揹負強弓,腰挎馬刀。望著那沖天的火光出神。
“蹋頓大王。”一個親兵模樣的人從他身後趕來,“蹋頓大王,大事不好,丘力居單于死了。”
喜歡三國名匠請大家收藏:()三國名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