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微笑道,“我怎麼倒是覺得志才喝的不是酒倒像是白醋呀。”
“哈哈,奉孝還別說,戲某還真有點嫉妒呀,你看我等出征,糧草是逸山給的。今日逸山又拿了最大戰果。”
“呵呵,是呀,逸山想來早就敲了田豐五千戰馬,只是今天這一處戲一演,等於是讓袁紹親口答應這事。以後想反悔都難呀。”
“是呀。你看逸山這麼賣力,你我也是不是該努力一二。”
“甚好,甚好。”
“只是怕到時頭功還是逸山的。”兩人相視哈哈一笑。袁紹看向兩人,不知他們在笑什麼,回頭有想起自己手下的那些謀士,別人怎麼就能和睦相處為何自家那幾位總要明爭暗鬥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有人進得帥帳,分賓主落坐。袁紹手下逢紀道,“在下認為方才郭先生所說的方法很好。想來一定能使那白馬義從中計。”
這就開始啦?蕭一喝了口茶。也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不過既然是郭嘉的計謀想來不差。於是他也跟著點頭。誰知逢紀一看蕭一點頭,微笑道,“這位想來是司徒長史,蕭一蕭大人。蕭大人也知道此計?”
要換了別人,可能會尷尬,要說不知道,人家就說你隨眾附和,沒有實學。要說知道吧,可是真不知道。當然那是別人,蕭大人很光棍的一攤手,“一不知道呀,不過此計為奉孝所出。諸位也認可了,想來是條妙計。”
“謝逸山盛讚。”郭嘉出來打圓場,“嘉之計不過是虛張聲勢圍魏救趙之計爾。嘉以為那些在我後方流竄的騎兵著實難抓,既然難抓索性不抓他們。我等於內堅壁清野遷百姓於大城中,斷其劫略之機。此地我等可放出風去,言公孫瓚勢弱,他們四散各處商量不及,一定會集結奔襲我營後方以救公孫瓚。如此我等可在他們集結後給以迎頭痛擊。逸山以為如何?”
“好是好,可是為什麼要放假訊息呢?真的打公孫瓚一下不行嗎?”蕭一表示疑問,這麼多人在這這麼多天了,浪費多少糧食,早打完早回家多好。
此話一出,袁紹的謀士們紛紛冷笑,好大的口氣,連郭嘉都被說的一腦門黑線,“逸山不知,那公孫瓚放出精銳騎兵白馬義從騷擾後方就是鐵了心要與我等打持久戰。不管我方如何討敵罵陣對方一概是高掛免戰,充耳不聞,再者黑山黃巾答應與公孫瓚互成犄角之勢。攻一方,另方勢必來救。急不可圖呀。”
“奉孝你不是已經想到辦法了嘛!”蕭一看著郭嘉。
“嘉什麼時候……。”郭嘉一愣,“妙呀,妙呀。這幾日被白馬義從攪鬧都把嘉攪糊塗了,非逸山提醒可就錯過了。”
戲志才在旁邊打趣,“我說什麼來著,首功又是逸山的。”
其他人都不知道這幾個人在打什麼啞謎。曹操也急,“三位到底什麼計策,快快說來,莫要再釣操的胃口了!”
“就是虛張聲勢,圍魏救趙呀。”蕭一一笑,“奉孝出的計主公讓奉孝說吧。”
“如此,嘉就不客氣了。”郭嘉起身,“諸位,我等只想著白馬義從如何?可卻忘了公孫瓚才是大敵。我等應該誘公孫瓚出戰。”
“說的好聽,要是能誘他出來我等就不必在此乾等了。”逢紀又冒了出來。
“逢先生所說是極,那如果白馬義從集結偷襲我軍後方呢?”
“這白馬義從四散各地,怎麼會來……”說到這,逢紀也明白了。此次計謀的物件不是公孫瓚的騎兵而是公孫瓚。
“只是那公孫瓚如此謹慎膽小,有怎會輕易相信?”逢紀不死心。
“其他人還好說,那白馬義從可不一般。嘉嘗聞靈帝中平五年,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統領兵馬,公孫瓚常與身邊數十個善於騎射的人都騎白馬,相互間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之後隨著公孫瓚勢大,白馬義從也擴至三千之眾。可以說這可是公孫瓚的親兵近衛。如果白馬義從襲營,他一定會出戰。”
“可是這三千白馬從哪來呀?”
“這個嘛,”郭嘉看看蕭一,“嘉嘗聞逸山當年於陳留抗擊黃巾時,做骨馬襲營。想來白馬也行吧。”
蕭一配合郭嘉起身一禮,“是極是極,染白了就行啦。”
喜歡三國名匠請大家收藏:()三國名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