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抬起頭驚奇地看著自己的夫君,夫君居然丟下迎駕大事回來看望二人。這是多麼膽大妄為。同時卻也感到甜蜜。
秀兒和蕭一待的時間久了,比蔡琰更瞭解蕭一的性格,“夫君不可如此,不可讓他人抓了話柄讓曹使君為難。”
“嘴長人家臉上,為夫也堵不住呀。問心無愧就好了。”
秀兒早見慣了蕭一耍無賴,已經免疫了。“夫君問心無愧了,別人要說我和妹妹女色誤國怎辦?”
蕭一一愣,“秀兒說的有理。夫君這就去迎駕。”
見蕭一要走,秀兒又叫住他。“夫君且慢。”說著從座位處拿來一件披風給蕭一親手繫好,“外面天寒風大,夫君多注意身體。”看著秀兒的纖纖玉手為自己繫著衣帶,感受著溫香滿懷。蕭一一把攬住懷中的佳人。一口親了下去,“這是你敢無禮頂撞夫君的懲罰。”說完放開秀兒往外跑。跑了幾步,蕭一又回頭對蔡琰道,“琰兒,等為夫忙完了,讓你好好看看。”說完出了大門而去。
就在蕭一回家的時候荀彧領三千兵士盔甲整備,儀仗齊整。於許昌十里外接官亭肅列官道兩旁迎駕。時值正午,遙望遠處一彪旌旗叢動。馬匹車輛緩緩而來。荀彧急忙率領青兗兩州官員於官道正中跪下,口中山呼“臣等恭迎陛下聖駕。”一抬頭,卻看到曹操駐馬於前面無表情的看著自己。荀彧還沒來的及搞清楚情況,天子鑾駕到前。一行人見駕行禮然後加入隊伍往許昌而去。
剛到許昌城前曹操都看呆了,這是自己的治府許昌嗎?原來的城牆成了絕壁高桓,城上敵樓箭垛錯落有致,多有未見禦敵工事林立。
氣勢宏大,深沉磅礡。讓人生畏不敢侵犯。城前未成的護城河現今已有三丈見寬。走近城門,那城門厚重足有三樓高。碗口大的門釘。看樣子沒有數十兵丁別想推動它半分。曹操揉揉眼問身邊的荀彧,“這是許昌?”
荀彧知道曹操的感受,肯定回答,“主公此確乃您之治府許昌。此番景象乃逸山之功。”
“逸山呀。”曹操點點頭,隨即又搖搖頭。逸山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自他主政兩州的財稅民生翻了好幾番。可是逸山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來財如長江流水,去財如風捲殘雲。搞得曹操雖然稅賦收了不少可是卻依然是官庫空虛。這些年除了民望曹操自覺自己沒得一點好處。今天看這架勢只怕自己以後要喝稀飯度日了。
說話間來到城門以內。大道兩旁荀攸和程昱代領官員百姓跪迎天子。不過仍不見蕭一,直到大隊人馬路過刺使府蕭一才悄悄來到曹操旁邊。
“逸山何以遲來?”自打進城曹操就被天子鑾駕甩到了後面,曹操倒也無所謂。此時正好和蕭一併騎而行聊聊天。
“無事,回家了一趟。”
曹操會心一笑,“對了,操聽文若說,此乃逸山手筆。”說話間指指四周,“不知又花了多少錢銀?”
“你真想知道?”
“逸山但說無妨,操受得住。”曹操看蕭一如此自己也心裡沒底了。看來稀飯都不包了。
“花了一千錢。”
“哦,一千錢,什麼!?一千錢!”曹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蕭一見曹操不信自己於是就把這段時間許昌的事說給他聽,聽的曹操目瞪口呆望著蕭一半天說不出話來,此子當真天人。
蕭一看曹操望著自己不說話,急忙緊緊身上披風,“這是秀兒給我做的,你看也不給你。”
曹操白了他一眼,天人不知道,他倒是個趣人。多日的不快,被蕭一這麼一攪煙消雲散。
許昌以東,一座宏偉的行宮坐落。眾官於金殿見駕。山呼萬歲之後,平身分班站列。文官前列出來一位大官,“啟稟陛下,天子乃九五之尊。理應居於城中,曹使君把行宮建於城東於禮不合,臣建議重修皇宮於城中。”
“不可。”漢獻帝還沒來得及批示,就被蕭一打斷了。“重建皇宮勞民傷財。萬萬不可。”
“大膽,你是何人?朝廷大事豈是你能妄言,來人拖出去。”那個大官惱羞成怒要叫人把蕭一拖出去。
曹操上前一步,右手按劍擋在蕭一面前。原本要上前的衛兵都愣在當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咳,退下。”劉協輕咳一聲,喝退衛兵。“董國丈,富貴莫忘落難時。漢室居危當與民生息。共興劉氏。”
“陛下聖明,真乃大漢之福。”董國丈見皇帝放話了,不敢造次。
“愛卿你是何人?”
見劉協發問,蕭一拱了拱手,“某叫蕭一,字逸山。”
劉協一愣,是他!荀彧見蕭一居然沒有拜見劉協,急忙出列拜倒,“啟稟陛下,蕭大人是許昌令。”
“哦,是這樣呀。”劉協從發愣中醒來,“此次迎駕之事是何人主持?”劉協岔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