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足有一炷香的時間,楊冠仙終於好受下來。
緊跟著,他便陷入了極深極深的思考。
夏玉達和唐濤聲就這樣站在這裡,看著他思考人生。
許久許久,楊冠仙斂眸,低低道:“百友。”
唐濤聲說道:“什麼百友?”
那日在石樹亭中,少女說夏家軍信她,百友信她,她師父,離嶺尊者,也信她。
那會兒,她口中的“百友”,楊冠仙就已經注意到了。
她當時那麼說,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想讓亭下的兩名士兵知道夏二哥還活著。
楊冠仙那時心裡本就懷疑她,所以這麼個細節,楊冠仙只是冷笑,在心底呵呵一過。
現在再想,這話裡還透著一個意思。
這個百友知道她,是知道哪個她?
是認可了這個夏家遺落在外的孤女,還是,就是那個她?
但離嶺尊者的信,絕對就是那個她!
“喂,”夏玉達小聲道,“楊先生?”
“我不是笨蛋,”楊冠仙口齒不清地喃喃說道,“我當初之所以信了那名‘姚’夫人,因為她說得話舉得證,確實都在理。我被說服是應當的,我不是是非不分的人,在鐵證之前,我楊某人不會因過往對一個人有不錯的評價,就去否認擺在眼前的事實證據。而她也沒騙我,她的確是姓夏,這個世界上,誰都沒有資格阻她回家,攔她復仇。她們都沒有騙我,我也沒受騙。”
唐濤聲將耳朵湊到楊冠仙身邊,抬頭衝夏玉達搖頭,聽不懂。
“我接下去怎麼辦呢。”楊冠仙自言自語。
夏玉達輕咳一聲:“楊先生,要不,我們先送你回房?”
“這些食客,不過南來北往過客矣,”楊冠仙看他一眼,“誰要去在意他們什麼目光,過了這村,沒有這店,看去笑話了又待如何。”
說著,楊冠仙重新托起腮幫子,望回窗外,就如剛才夏玉達來找他時的坐姿一般無二。
這一年多的流亡,除卻飢餓寒冷和生病,楊冠仙還有一大憂患,便是大平朝。
顏青臨一直沒有放過當初惠平當鋪的人,他去年之所以和三弟楊長軍失聯,便因為楊長軍一直處於逃命狀態。
想當年,他帶著所有家業去找莊孟堯,便是心中有抱負,有恨意,想著輔佐莊孟堯,他日可推翻宋致易。
未想,落得人生一場空。
現在,他又有了千兩雪花銀。
等於,又有了選擇。
歸居田園嗎?
從此袖手天下,管他誰主沉浮。
可是……不甘心啊!
當年之所以入惠平當鋪,舉謀逆之事,便是因為心中熱血不死,那時滿腔壯志與憤怒,死算什麼,死又何懼?
楊冠仙沉聲道:“當年,我行路被劫持,錢財散盡,身染惡疾。幸遇夏二哥隻身雲遊,他揹著我這坨胖子走了足足二十里才見城鎮,後又贈銀贈藥,才得我這條小命苟存至今。”
他忽然提及夏昭學,夏玉達和唐濤聲容色變嚴肅,齊齊看著他。
楊冠仙眉眼變深,轉眸看向窗外。
而今,又逢他人生至苦深淵,又得途中巧遇的夏家人慷慨,在明知他懷疑她,不信任她的情況下,不氣不惱,出手千兩白銀,送他一份現世安寧。
楊冠仙眼眶又變紅,眼淚掉了下來。
這麼好的夏家,這麼好的定國公府,李據,你為何要毀了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