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五頁書信(一更)
……
呂庚還是沒能明白。
他始終覺得自家東家才是那個傲慢的人。
不過,呂庚又覺得東家這一股傲慢的勁讓他很痛快。
狂妄,囂張,同時因她個人說話的方式和清冷氣質,這狂妄囂張又變得剋制,有禮。
大東家,她當真是一個妙人。
李滿吃完過來,夏昭衣仍在看信,呂庚和楊富貴在一旁思考人生。
呂庚這才想起,他得先去安排客棧的事,同夏昭衣提了一下,轉身出去。
李滿見夏昭衣依然沒有男裝的打算,想了想,轉身去後院,讓馮耀農幫忙準備幾把鋒利的刀,再令他去招呼那些夥計們,先都別睡了。
“真要動手啊?”馮耀農低聲道。
李滿是王豐年特意選來得車伕,他跟在夏昭衣身旁並不久,且一路都在趕車,不確定夏昭衣會不會真的動手。
但不論如何,做個後手計劃總是應該。
“且看吧。”李滿說道。
馮耀農更怕了,這般安穩富貴的日子若沒了,那還了得。
“怎麼?”李滿盯著他的眼睛,“你不願意?”
“呸,”馮耀農唾道,“大東家要真出事,我們也得死在大東家前頭!”
說完,他立即去作安排。
呂庚派出去的夥計在客棧打點好後回來,呂庚去到夏昭衣跟前細聲說道:“東家,客棧好了。”
一共只有五頁的書信,夏昭衣來回看了數遍。
她抬眸看向呂庚,反應似有些遲鈍,點了點頭:“嗯。”
“東家,你可還好?”呂庚關心問道。
“我沒事。”夏昭衣的目光看著手中信封上的落款,眉目仍凝重。
柳河先生是個用詞省事之人,能十個字說清的話,他絕對不多加一字。
足足五頁的信,全與風清昂有關。
在學接生之前,柳河先生便在醫術上有所追求與研究,後因接生而更為聞名,吸引了諸多名醫往松州尋他。
其中一人,叫風過橋。
柳河先生的那些藏書,並不是風過橋留下或相贈的,而是風過橋的學徒忘在了柳河先生家中。
柳河先生讓那時還年幼的柳勇收起,後來漸漸的,父子倆都將這些書給忘了。
不過這些年,風過橋和他的學徒也一直沒來尋。
風過橋自稱驚河人,喜好四海遊走,他的學徒叫小刀,那時風過橋約五十歲,學徒十六七歲。
如今過去快三十年,柳河先生信上稱,他恐這風過橋已不在人世。
這段時間,他問過一些過往老友,若非經他提醒,那些老友恐也忘了此人。
也就是說,這三十年裡,風過橋沒有和他們有半點往來。
其中有一位故人,他在信上說,他確認風清昂和風過橋就是同一人。
他三十五年前在曄山見過風清昂,後來去拜訪一位老友時,風清昂也在,老友介紹時說起,他叫風過橋。
雖然改了名字,添了鬍子,修了髮式,還畫了幾顆痣,甚至連眉毛都做了更為粗獷的處理,但他那雙手,著實好認。
不過對方如此喬裝打扮,這位故人不好揭穿,就當不知情。
柳河先生在信上也著重提到風清昂的那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