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這些科學家都是從星空集團挑出來的各種前沿行業中最優秀的一群人,做為星空集團的了老人,王世子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有什麼重大發現第一時間向王世子彙報已經成了常態跟習慣,更別提這艘船同樣是王世子的。
所以王世子選擇先跟唐森接觸後在來安撫或者說給這些科學家答疑。這是一個很讓人疑惑的問題,為什麼在異空間中的時間會停滯,或者說影響了人意識對於時間的判斷。好在未來他們有很多機會可以驗證這個情況,因為接下來還要無數次進入到異空間之中。
當然或許還有許多科學家是要請求登上各種偵查艦去做一些科學取樣或者觀察的,不過一個小時的準備時間,足夠王世子慢慢處理這些申請了。
……
而就在王世子跟一幫科學家交流時,遠征一號也徹底動了起來。
靜謐的太空中,外層甲板在指揮中心旁邊的作戰指揮部的排程下,有序的開啟,一艘艘戰艦魚貫而出,隨後朝著不同的方向而去,很快一個針對遠征一號的防禦網便建立完成。畢竟現在不是在地球周邊了,而是人類從未踏足的太空中,怎麼小心都不為過。
這些在遠征一號還在建設中時就已經經過無數次演練,不過當時在地球上是以星瑤城為假想中的遠航飛船來進行各種演習安排的,說起來在地球上的演習可比在這裡難度要大的多。畢竟星瑤城旁邊還有許多正在工作的衛星,還有小心翼翼的避過各種太空望遠鏡的,儘量不能影響到一幫天文學家的探測,否則絕對會被那些科學家投訴到想死。
立體防禦體系構建完畢,大批承擔偵查任務的小型飛艦開始批次的從遠征一號的外層開放甲板的各個出艙口飛出,這些小型飛艦雖然說攜帶的武器並不算強悍,但是勝在體積小,更加靈活,在加上搭載的引擎系統可並不比那些戰神啊、部落格級大型飛艦差很多,少了武器系統便減小了體積跟質量,速度也自然更快。不管是偵查還是逃跑都比相對笨重的作戰型飛艦要優秀許多。
這些小型飛艦大都滿載著各種探測儀器,當然也包括了早已經準備好的由微型衛星控制的各種型號探測器,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在地球附近曾經放出過的那種t658型監聽探測器,這些被稱作未來燈塔的探測器在讓遠征一號對於整個木星系統情況完全掌握的清清楚楚之外,還能為接下來下一批前來木星的地球艦隊提供許多第一手的資料。
很快這些小型飛艦便朝著遠處的深空飛去,現在距離木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透過異空間時沒有了時間流逝為這些偵查艦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時間,讓它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深入到整個木星系統,去研究近距離研究整個木星系統的構造,以解開許多疑惑。
……
“我們的任務是對木衛二進行一次較為徹底的勘探,根據我們已經掌握的資料,木衛二是太陽系內最可能擁有生命的星球,首先它擁有含氧的大氣層,這在太陽系中是極其少見的,實際上根據我們目前對於太陽系的瞭解,整個太陽系只有七顆衛星擁有大氣層。其次,木衛二的組成與類地行星相似,而且木衛二極大的可能擁有富足的水,不過鑑於木衛二表層的低溫環境,這些水大都是以冰的形態存在的。所以我們這艘船的任務首先要測定木衛二大氣層的大氣構成,確定木衛二是否真如資料上所說的那樣,在這顆星球上有大量的水存在,也就是這顆星球是否擁有一個超大的液態水海洋,最後向木衛二發射生命探測機器人,如果能夠這些機器人能夠在星球上正常工作,說不定我們明天就能知道這顆神奇的星球上是否真的有生命存在!如果有出人意料的收穫,接下來我還可能申請登入艦嘗試在木衛二登入,以獲得更多的第一手資料。”
蝙蝠小隊,b81雄鷹級偵查艦上,來自華夏的天體物理學家譚振文正跟這艘代號為鷹眼的偵查艦艦長——蕭炎認真交代著。
現在蕭炎依然掛著遊戲中熬到的上校軍銜,不過倒黴的是,他在遊戲中已經混到一個小型戰艦編隊的指揮官,但是現在只能從一個偵查艦艦長做起,心裡自然還是很憋屈的。
這並不是遊戲跟現實的區別,本來以蕭炎的資歷,繼續在遠征一號上成為一個基層的小型編隊指揮官問題不大,但誰讓他在星空戰記的最後一次戰役中出現重大失誤,然個整個小隊全軍覆沒了呢?不但戰艦一艘不剩,連機甲部隊都被幹掉了,這可是極大的失誤,當然如果想想尼爾斯不靠譜的黑洞炮試驗,蕭炎的失誤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最多隻能算是運氣不好,就連蕭炎的上級都是這麼認為的。
但誰讓王世子定下的規矩擺在那裡呢!讓自己的小隊全軍覆沒了,就得降級處理。不過鑑於那次戰鬥,的確是冤枉了些,所以蕭炎的軍銜還是沒變。但也只能就這麼極為冤枉的先從一個偵查艦的艦長做起了。
憋氣是肯定的,好在鑑於他的失誤其實沒那麼嚴重,所以被分配到的雄鷹級偵查艦還算是偵查艦中的大傢伙,起碼比麻雀級偵查艦要好的多,各方面裝置很齊全,還攜帶了一定的武器裝備,有著十來個手下,要知道麻雀級偵查艦加上艦長也不過才三個人而已。
“您放心好了,譚教授,我們會盡量滿足你的要求,儘可能的接近木衛二的。不過你得等我們完成首要既定任務,首先在指定區域放飛那些眼睛再說。”蕭炎點頭應道。
都是華夏老鄉,蕭炎還是很給面子的,更別提遠征一號上那些科學家們地位可都是很高,畢竟不管是遠征一號,還是他們駕駛的這些宇宙飛艦很多設計構思都是出自於這些科學家之手,比如無所不在的重力錘,比如黑洞炮。而且對於科學家的要求盡力完成,這也是曾經星空集團的常態了。總之,這些科學家的要求只要不太過分,儘可能的滿足就對了。這是所有艦長早已經達成的共識。(未完待續。)
喜歡科技傳承請大家收藏:()科技傳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