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怎麼練,男槍那東西有手就行。”廠長很認同。
絕大部分英雄,都沒什麼操作難度。
大量訓練。
一方面,是掌握和各種英雄在不同情況中的對抗細節。
諸如技能機制,心理博弈。
乃至個位數,甚至5點內、3點內的血量計算。
另一個方面,是把一些關鍵的行為‘鐫刻’進本能。
舉個例子。
職業賽場,以及高分rank裡面的閃現換閃現,無限接近於‘同步’發生,速度都壓在0.1秒內,超過了理論中的人類反應極限。
怎麼做到的呢?
很簡單。
這種換閃,不是看到之後由大腦分析,再給肢體下達指令的常規行為。
而是和碰到火焰瞬間縮手一樣的本能。
絕活哥即便在不友好的版本,依舊能夠縱橫無敵,憑藉的就是從‘反應’升級到‘本能’之後,速度方面領先的那微不可查的一線。
但是。
這樣的能力,對職業選手來說,並不是必須。
因為職業選手要做的不僅僅是對線,更要考慮其他方面的能力。
諸如支援,聯動。
小規模、大規模團戰。
還有集合越塔、分推牽扯、poke、強開、反手、迂迴、收割……等等等等戰術需求。
版本換了,英雄就要換。
版本沒換,隊伍打法換了,英雄還是要跟著換。
三五點的傷害計算?
0.1秒內的條件反射?
聽起來很猛。
實戰中,也確實很猛。
問題在於,人力有窮時,不拿五位數以上的場次砸進去,幾乎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標準。
一共能練出來幾個?
真練出來了,不也是吃ban位?
因此,對職業選手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