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的原本計劃是帶著船隊出征到日本島。
日本島是林立心裡叫的名字,現在只籠統地稱之為海里的島嶼。
看到鮮卑半島的現狀,心裡忽然冒出個新的想法。
前世,大英帝國貌似是西邊文明的誕生地,大英帝國的擴張過程,卻不是那麼文明的。
他們在地球上各個州都建立了殖民地,首個登陸其它州的人,有大英帝國的貴族,但更多的卻是他們當地的囚犯。
大英帝國,把當地犯罪的人發派到大洋彼岸的各個陸地上,這些被髮配的罪犯裡,有殺人犯、海盜、小偷,也有妓女。
原本的罪犯來到陌生的土地上,便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奴役了當地人,建立了殖民地。
林立最初在課本上學到這些的時候,很對當時的大英帝國不齒。
然而現在,他卻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做法。
林立想了想,將與秀孃的書信收起,裝入信封中封口,另外拿了紙張,與夏雲澤寫信。
林立以往就向夏雲澤要過人,不論是在草原還是青海。
夏雲澤將在京中犯事的官員和家屬盡皆發配過去,補充了林立的所需。
這部分發配的人按照前世的觀點都是無罪的,只不過這時代的律法講究的是連坐,株連。
眼下林立想要的是真正犯下事的,不,是犯罪的,罪無可赦,窮兇極惡的人。
讓這些人去改變現在或者未來的倭寇吧,最好直接將他們改變成倭奴。
林立在心裡不無恨意地想。
林立很快提筆,將鮮卑半島的現狀,和他的想法詳細寫上。
然後,就是寫給小桃華的信了。
林立寫了這一路上看到的山水風光,也寫了鮮卑半島的貧窮和落後,寫了這裡的等級制度。
“人窮不可怕,見識少也不可怕,畢竟周圍的人都是如此,生活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定格。
不接受新事物,其實也是能理解的,畢竟與他們的生活習性都不同。
但可以不接受,卻不能不瞭解,不掌握。
就如父親發明的火炮、步槍、炸藥,這些火器的威力,遠遠勝於大刀弓箭。
一個好的武者,用弓箭也可以百步穿楊,但若是不肯瞭解步槍的威力,那終有一日會殞命在步槍子彈之下的。
這裡的人,卻是對不同於自己生活的一切都表現得拒絕,你風府叔叔在這裡一年多,教不會當地百姓種地、燒磚。
小桃華,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因為即便是窮,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這裡仍然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嚴格到百姓以為他們天生就是該過貧困生活的。
人,大概是從出生的時候,就確定了三六九等不同的身份,但我們大夏,是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改變身份的。
你父親我娶你孃親的時候,只是一個小秀才,你孃親嫁給我的時候,還不識字。
我們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加上機遇,才有了現今的成就。
因為得到過陛下恩師和很多人的幫助,所以也想要回報陛下、恩師和幫助過自己人。
也以己推人,想要幫助更多的人,讓天下百姓都如我大夏百姓一般生活在和平富足的環境下。
但事實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話,隨處可以被證實。”
想到這些時日見到的人,周圍的環境,林立微微搖搖頭。
再提筆道:“本來隨信要給你送去當地的特產的,但眼下實在找不到可以代表這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