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府與方曉、歐陽若言當日將拓跋家族連根拔起,也將大夏人、拓跋、北匈奴和鮮卑混居所在徹底清理了。
方曉與歐陽若言留在與大夏接壤的所在,按照林立在草原推廣的經驗進行管理,風府則帶著八百騎兵沿海岸線推進。
與林立以為的不同。
林立一直以為前世的東北三省此時也有人居住,朝鮮半島是鮮卑人的定居點。
實際情況卻是,鮮卑人大面積居住區只佔據了遼東半島不足三分之一的所在,更不用說是東北三省的吉林和黑龍江了。
越接近大夏所在,居住的人口成分越複雜,人口越多,而越是遠離大夏,人口越是稀少。
越是人口稀少的所在,文明的痕跡就越是弱。
遼東半島還好,沿海有漁村——林立在海邊還有個生產蠔油的作坊,如今已經形成規模。
但再往東面的半島,也就是現在林立腳下的這個鮮卑半島,人口極少,且以貧困潦倒來形容,都是抬舉這裡了。
不會耕地,不會紡織,靠山的吃山,靠海的吃海,即便如此,人也分了三六九等。
上等的“貴族”們住在茅草泥土房子裡,吃著下等人奉獻上來的野果、獵物、海魚,拿著多餘的這些東西與靠近大夏的部落交換陶器、麻布。
下等人衣不蔽體,以寒冷食物為食。
提起剛剛來到鮮卑半島的所見所聞,風府簡直不知道如何分說了。
“我們用了一年時間修磚窯,找粘土,燒磚,開荒,打獵,捕魚,建房子和了解他們。”
風府說著這話的時候,外邊颳起了寒風,屋裡的溫度也明顯降低了些。
風府提了爐子上的壺,給林立換了熱水,小虎子忙上前接過去,給幾人都換了熱水。
林立道:“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
風府道:“今年收成還可以,士兵們都能吃飽,和遼東那邊也買了羊肉,足夠過冬。
有一半士兵娶了當地女人,也算有了家,開春我打算購買些耕牛,擴大耕地。”
林立點點頭:“咱們的人沒問題,當地人怎麼管理?”
風府道:“侯爺,你讓我帶兵打仗去吧,管理這事,我做不來。”
風府這是第一次在林立面前叫苦,可想而知,他這是真做不下去了。
方煜道:“風大哥,他們不種地寧願餓著嗎?”
風府張張口,無奈地搖搖頭:“人少山多,冬天也不很冷,打上些魚凍著,就能吃很久。他們吃得也很少,咱們尋常一個人的飯量,夠他們四五個人吃的了。”
房間裡的人都面面相覷片刻,小虎子吃驚道:“吃那麼少?”
這個林立還是能理解的。
前世,朝鮮人、日本人的飯量聽說都不大,據說是民族習慣,養生,七分飽,不吃油水健康。
現在想來,說民族習慣也沒錯,大概從祖輩就吃不飽,所以最後就變成了七分飽了。
“這裡的貴族呢?”林立問道。
方煜也道:“貴族也吃得很少?”
風府笑了笑:“這裡的貴族,還不如方少爺你家的下人生活得好。”
方煜道:“不是,方大哥,今天吃的那些,你們平時也這麼吃?”
風府道:“平時還沒有今天豐盛。侯爺,不知道你們要來,沒提前準備。”
林立也道:“要是早知道你這邊這樣,我就趕著牛羊過來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林立好久沒過過這麼困難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