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覺得,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帝王的。
成大事者不是不拘小節,而是要足夠心硬,心狠,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可以犧牲任何事情任何人。
除了他自己。
所以你看,夏雲澤能做帝王。
他首先能幹掉同父同母的親兄長,也能逼迫親父讓位,為了保證帝位不被染指,權利不被分散,他還能至今都不成親。
他林立呢?
先不說能不能幹掉親兄長,就不是親的林衛,他都不可能為了利益捨棄掉。
前世看古裝電視劇,今生又接觸過為了權力把女兒送到別人床上去得父親。
他林立做不到,哪怕對方是皇帝。
他心軟,他的三觀是普通人的不是帝王的,因為心軟所以會瞻前顧後。
這種心軟很適合做一個悶聲發大財的商人,不時散散財,滿足自己的仁心。
但他偏偏又是個將軍,掌握著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威脅的權勢。
因為手裡的權力,他制約著別人,就也受到別人的制約。
夏雲澤用他,因為他能成就自己,也能成就夏雲澤。
然而他若是黃袍加身,卻也能成就其他人,讓他人有從龍之功,在歷史與現實總都留下濃厚的一筆。
三觀不同,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體會到的就都不同,也就無法說一定是對,或者一定是錯。
對與錯本來就是相對的。
夏雲澤身為帝王,在對待林立這件事情上,做的已經足夠好了。
他放權給林立,支援他想要做的幾乎所有事情,唯一算得上對林立不住的,是將小桃華要了去,讓小桃華早早就離開了父母親人。
他是存了讓小桃華做皇后的心思,但按照這個時代普遍看法,這是給了林立無上的榮耀。
一國之母啊,母儀天下啊,未來帝王的母親啊。
且夏雲澤也沒有強迫小桃華,而是耐心地等著,甚至還培養感情。
若小桃華再大十歲,便是林立自己對此也挑不出毛病的。
偏偏,這時代男人大女子十幾二十歲的成親都是正常的,女孩子十二三歲開始定親,也很正常。
所以,林立想要挑夏雲澤的錯處,都很難。
師父這裡呢?
師父培養他,給了他一個能躋身上層社會的身份,師父一家對他支援,悉心栽培,也是恩重如山。
就因為師父想要讓他上位做帝王,就與師父翻臉,林立一樣做不到。
但林立知道若是夏雲澤在他這個位置上會怎麼做。
夏雲澤絕對會將小桃華再送回京城,然後再草原籌謀,壯大自己的勢力,再尋求最合適的機會推翻當今帝王,自己榮登寶座。
退一步,若是夏雲澤沒有做帝王的想法,那麼,此刻就會毫不猶豫地將師父一家的權力全都收回。
少傅大人就做陰山大學的先生吧,餘生能研究學問就是恩賜。
二師兄,自然是遠遠地打發走,可以做富貴閒人,那就已經是另外一種的“皇恩浩蕩”了。
皇恩浩蕩?
林立忽然呆了下,夏雲澤真的不瞭解師父的想法嗎?
夏雲澤放他回草原,是否是在等他先走一步?
這一晚林立躺在床上,卻夜不能寐。
世間事,果然是無法兩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