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墨與收取賄賂這種事情,在官員中其實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水至清則無魚。
人謀求上進為人上人,本質上是想要為自己和家族帶來更大的利益。
以權謀私,更多是本能。
豈不聞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說法。
然而貪墨與受賄,畢竟是觸碰到了帝王的逆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帝王給你的是賞,帝王不給你的,私下裡拿走那是背叛。
小來小去,帝王可以睜隻眼閉隻眼,但半個戶部都不乾淨,夏雲澤如何不震怒。
戶部出事,帝王震怒,朝臣們誰也不敢在此時再生事端,夏雲澤之前推行的幾件事情,突然迅速起來。
部分官員重新填寫了資產登記表,林立也並沒有難為這些官員,直接就做了替換。
大理寺對官員的貪墨行為的審查,也迅速起來,每隔兩三天,就會有官員被請到大理寺喝茶。
有的會被扣在大理寺內,有的當天就回了家。
一時,京城內的風聲緊了起來,酒樓裡都少了許多官員,許多紈絝子弟也被約束在家裡,不得進出。
許多小道訊息也隨之傳開,不多時,京城中竟然流傳出林立魅惑聖上的傳聞。
普通百姓最喜聞樂見這般事情,他們才不管真不真假不假,甚至有小冊子在百姓中流傳。
冊子裡倒也不是什麼香豔的內容,不過就是鎮西大將軍把持了兵權,又在君王的耳邊吹風,意圖將朝廷中對他有意見的官員全打壓了去。
目的麼,自然是要獨攬大權。
左遷最早發現了這個冊子,火急火燎地找上方曉,方曉知道事體重大,急忙前去見林立。
林立瞧了這個冊子,並不太在意,他也準備了一個話本,是將今朝之事杜撰在一個虛擬的朝代上。
方曉看了話本,立刻提筆潤色,修改了一個下午,便拿去給了左遷。
一夜之間,京城茶館裡就添了新的說書,立刻,林立獨攬大權的形象就被壓了下去。
林立的話本子里根本就沒有大將軍出現,反而是幾個貪官醜惡的嘴臉被誇大其詞。
臺詞裡還頗有些誇張的句子,與話本里正義清廉的大理寺卿形成鮮明對比。
百姓的記憶是會隨著新鮮事情的出現被操控的,果然,林大將軍獨攬大權的事情被迅速遺忘,換成了貪汙受賄官員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的局面。
且話本里還塑造了日理萬機處理朝政的君王形象,讓夏雲澤的威望也提升了一層。
如此,大理寺得到了百姓和清正廉明沒有貪汙官員的高度讚譽。
緊接著又出了第二個話本,專門塑造了一個寒門子弟科舉中舉之後,為百姓殫精竭慮,勤勉工作的形象。
這,就是有原型的了。
畢竟整個大夏,不可能找不出一個為民做事的官員的。
這個話本子連夏雲澤都被驚動了,尋人找了話本子看,按照話本的內容果然找到了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