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雲澤不是什麼事情都等著林立去做的。
登基這些年來,在朝堂上也培養了不少自己人。
翰林院雖然沒有實權,都是寫文人,平時就負責撰寫聖旨,整理書籍等工作,但透過開辦希望小學,翰林院官員們的權利也在增加。
別的不說,歐陽若瑾,能外放到關西做太守,就給翰林們一個很大的希望。
再者,陰山大學也是直接與翰林院對接的,陰山大學裡畢業的學子們,不僅僅是林立的門生,也是翰林院的人。
銀山大學三年來頗吸引了些人才,受啟明先生和陰山大學教育的本質影響,這些人都是實幹為主。
有的做學術研究,陰山會提供很好的研究環境。
有的會參與到新興產業中,陰山和雲中工廠正需要這些人才。
還有的就成為了歐陽少傅的門生,參加科舉。
林立還與夏雲澤商議,每年翰林院都給陰山大學部分名額,讓一些學子們前來“實習”,提前感受翰林院的文化氛圍。
校友的身份,加上陰山大學良好的學習環境與研究氛圍,讓這些才子們對陰山大學帶有懷念與眷戀,對翰林院滿是憧憬和希望。
這些人在各行各業中做出了成績,首先想到的就是報效陰山大學,報效大夏。
除了翰林院,六部裡也有做基礎工作的官員,雖說沒有實權,但對六部的執行,也有基本的瞭解。
只要有機會,這些官員未來都會成為大夏的棟樑。
而六部中的刑部、兵部,六部之外的大理寺,也都控制在夏雲澤的手裡。
夏雲澤這個帝王,還有著尋常帝王不具備的優點,就是用人不疑。
跟在他身邊的人,都能深切地體會到這點——換個帝王,誰能放心將羽林軍都交給手握兵權的大將軍管?
雖說林立並沒有帶著軍隊來京城。
林立聞言也沒太推辭,很是爽快地答應下來。
孫尚書才回戶部,剛剛將林立所說的“資產登記”之事說於大家,聖旨就到了。
擬旨的是翰林院,宣旨的是禮部和翰林院。
禮部負責宣旨,翰林院負責解答什麼是資產登記,什麼時候開始,如何登記,如何審查。
朝臣們猝不及防,一個個接旨之後就是目瞪口呆。
接著就聽說了“資產登記處”正式成立的訊息,果然“處長”是林立那位如今被朝臣們恨得很的大將軍,而登記處的人,竟然有一半是陛下的羽林軍。
這下,朝臣們人人自危,都不明白陛下到底是要做什麼。
第二日早朝,所有官員早早就都到齊了,一個個面色冷峻,互相詢問。
待到上朝,山呼萬歲之後,朝堂上安靜如雞,一個說話的都沒有。
翰林院的王翰林上前稟報,說昨日已經擬了財產登記表的格式,夏雲澤吩咐一聲發下去,就有翰林院的小翰林們捧著一摞紙,大臣人手幾張。
紙張的格式大家都熟悉,採用的是林立設計的橫版格式,分為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兩大類。
其中固定資產還包括家裡下人,和下人名下的資產。
其實這時代房契、地契都需要在官府登記的,成親時候的聘禮和嫁妝,也要在官府備案,家裡人口官府也都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