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迴歸與鑄幣,二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絡,然而林立這般一說,其中有偷換概念,也有事實。
朝臣們消極抵抗改革貨幣,除了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擔憂,擔心新鑄造的貨幣不能取信於民,白白浪費的銀錢和時間。
還有就是銀子和銅板的使用已經成為習慣,且從中取巧的方式,這些大臣們家中也早就熟悉了。
本就心照不宣的事情,被林立堂而皇之拿到大庭廣眾之下,毫不客氣,讓不少大臣頗為惱羞成怒。
吏部尚書道:“大將軍收復草原功績,眾所周知,但也不用以草原為藉口,來攻擊大夏現行貨幣的流通。
從始皇統一度量衡,白銀流通早已經成為習俗,根深蒂固在百姓心裡,大將軍一句話,就要全盤否定白銀的使用。
難不曾就是大將軍自己囤積了白銀,才想要再出新的貨幣,來收刮百姓銀錢?”
這話一說,大殿內剎那鴉雀無聲,所有的視線都落在林立臉上。
林立自己有產業向來不是秘密,然而林立帶兵東征西討多年,朝廷也幾乎沒有給過銀子,這也是不少朝臣心裡都清楚的。
吏部尚書這話,未免就咄咄逼人了。
便是其它幾個尚書心裡也在想,既要讓人家將軍帶兵打仗,又不給銀錢糧草,還不許人家自己賺銀子囤銀子花銷,也太不講理了。
林立聞言,再次笑了。
“吏部的職責是管理官員,大人問本將軍這問題,也無可厚非。
然今日朝廷所交流和解決的,是是否以新幣取代銀子和銅板的流通。
大人對林某的質疑,或者說是彈劾,還請放到下一個內容上說。用句剛剛大人自己的原話,還是不要偏離了話題的好。”
吏部尚書被噎住了,臉色漲紅。
夏雲澤適時說句話:“林大將軍說得有理,今日要解決的是新幣替代銀子和銅板流通的問題。
這是關乎大夏民生的大事,諸位愛卿不要偏離了話題。”
夏雲澤偏袒林立的做法不要太明顯了,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不敢違逆,都拱手道了聲“是”。
戶部尚書道:“鑄造新幣說起來容易,但實際做起來,一道道手續依然繁瑣,落實之下,總還有給人漁利其間機會的。
且鑄造新幣的消耗,最後不也還是要再算到百姓的頭上?
陛下,臣以為,不妨加大力度打擊民間私自鑄造銀幣、銅板的行為,保證官銀的流通即可。”
林立道:“就算大人的提議得到執行,就算大夏再無私鑄的銀錠。
那麼,大人可又想過銀錠與銅板流通時候的不便?
以農戶為例,進縣城購買生活必需和賣掉貨物,輕易不敢收取銀子。
一是見的銀子少,不認識,擔心受騙,二就是一錠銀子就是十兩,在鄉下幾乎無法流通,因為鄉下少有人能買賣那般大宗的貨物。
一兩銀子就是一千個銅板,請問大人,這一千個銅板重有多少呢?
二千個銅板、三千個銅板,又要佔多大地方呢?
農戶進城,步行者居多,行動就要一個時辰,請問,揹著貨物去了,回來還要揹著這些銅板行走,可方便?”
這種事情,整個朝廷上的大臣們也沒有接觸過的,他們的荷包內不是銀票就是幾兩碎銀子,有誰會帶著銅板的?
戶部尚書張口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