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之前那麼多的介紹,將服兵役的好處說得頭頭是道,也不過是為了回答木格爾這句話而已。
千說萬說,不如他娶了羌人貴族的女兒這一件實事管用。
他娶了木格爾的女兒,自然要照顧母家的,這在任何時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有木格爾在前邊做例子,大家只參照就好了。
難不曾鎮西大將軍會只照顧了木格爾家?
其實大家頭一天晚上商議過了,底線就是可以損失幾個奴隸,但不能多。
林立說的那等奴隸自己耕種土地,給他們交稅,他們壓根就沒放在眼裡。
土地上的糧食能出產多少?再多的糧食能有牛羊值錢?
一個奴隸加上幾條狗就能放牧千頭以上的羊,耕種土地二十畝就撐死了。
二十畝能出多少糧?能交多少稅?
話題就轉到了婚禮上,大家的興致都濃起來,也有人旁敲側擊地說起自己的女兒來,分明是有意也要許給林立,再結親家的。
林立卻只是笑著,彷彿很有興趣,卻又並不深說,還是木格爾耐不住,著急地想要定下婚禮時間,言說並不在意聘禮。
林立微笑著,也不反駁辯解,只聽著,言外之意很是明顯。
雖說是以羌人的習俗成婚,但也全部按羌人的禮儀,尤其是聘禮一說。
給聘禮,按照大夏人的習俗,是高看娶親之人的母族,但也正說明,林立雖然娶了木格爾之女,內宅的排位,也還是要按照大夏的規矩的。
正事已畢,眾人散去,木格爾卻留下來,親自與林立商議婚事。
林立行為就很有欺騙性,不到打仗的時候,不觸及他的底線,看起來就一團和氣。
林立很耐心地陪著木格爾,聽他說婚禮的事情,還著人在一旁登記,很是讓木格爾有種錯覺,以為林立可欺。
然而,他若決定的事情,也不是誰能輕易改變的。
不,不輕易,也改變不了。
只是涉及到女兒在林立那裡的地位,還有日後家族的興衰,木格爾還是詢問了女兒成親之後,再林立這邊算作什麼。
林立的神色也才正式了些:“按照大夏的規矩,我已經有了正妻,再有女人,便是納妾。
丹木日後要是隨我回了京城,在夫人面前就只能執妾禮。
夫人不在身邊,我這邊就沒那麼多規矩的了。”
木格爾又試探著道:“大將軍如今在西北已有樹建,又有大夏皇帝親封的鎮西大將軍之名,還會回京城?”
他自然是希望林立不要回京城的好,這般他的女兒在青海就一支獨大了。
林立笑著安撫道:“陛下若不招我,我自然是要留在青海了。”
話題就一轉,說起帶兵出征之事,這就比剛剛細緻的多了,又說起走到極西處不得不停下,很是遺憾。
“此次準備不充足,明明再得幾日,就能翻過崇山峻嶺,到達異族之地。不瞞大人說,這西邊,我是定要去的。”
木格爾果然被吸引了道:“之前聽大將軍說,西邊有上好的寶石,但觀大將軍之意,若只是寶石,不值得大將軍如此。”
林立笑道:“自然是不願今日之青海,成為昔日之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