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若瑾這位關西太守,常駐呂梁了。
同林立這位鎮西大將軍,一起培訓官員。
所有打算跟隨軍隊或者在軍隊之後進入到被佔領地區做管理工作的,都要先接受林立和歐陽若瑾的雙重培訓。
林立灌輸的是理念,要如何尋找當地的礦產資源,教會當地人種地,學夏文字,開設工廠……
歐陽若瑾要求的就很是具體,理念已經寫出來一二三四五,不但有對對方的要求,還有對自己的約束。
尋找出礦產資源,哪些要在當地開採開辦工廠,哪些要運回來都分門別類。
如何說服當地人送子女來學夏語言,給予什麼樣的福利,日後優先安排工作,也都做了細緻的要求。
需要的人手有從晉地調撥的,也有關西當地的,林立還寫信給夏雲澤,要求調撥朝廷所有判流放的罪人。
不管是官員還是經商的,只要有一技之長,哪怕是種地,在林立這裡都是技術人才。
林立還寫信給秀娘,討要秀娘那裡學堂的學生。
除了這些規劃,林立還修書將李雲秋調了回來,代替自己練兵,他自己則親自前往王威等幾位將軍的兵營,與幾位將軍商議之後的戰略打算。
林立給足了戰鬥之後的紅利,並且許諾以火炮、手榴彈和鐵絲網的支援。
打敗他國,得到他國的領土,這是揚名立萬的事情,不但得軍功,還會有朝廷的封賞,甚至封侯拜相皆有可能。
林立就是現成的例子。
他一窮二白地沒用大夏的兵就打下了草原,得了忠義大將軍的封賞。
到了晉地,在雲中建設了半年,到關西就是鎮西大將軍。
而林立到了關西之後,關西軍的日子才徹底好過起來。
先與西羌打了兩場勝仗,揚眉吐氣,又讓西羌和吐蕃簽訂了賠償條約,他們計程車兵現在每餐都能吃上肉,也全是林立的功勞。
林立對他們這些將軍們也一向都沒有什麼官威,不拿權勢壓人,就是之前遇刺,也沒有怪罪王威。
這點上也是往王威這幾位將軍身有好感的。
如今林立與他們細細講軍隊的前途——如今邊關形勢,不打仗用不到二十萬大軍的。
也用不到這麼多將軍的。
士兵的職責是什麼,是打仗。
將軍的職責是什麼,是大勝仗。
大勝仗之後呢,要想得到無上的榮耀,就是維穩,我們給陛下打下來的是江山,是擁護陛下的子民,而不是給陛下打下來一塊充滿仇恨的土地。
所以,戰場上對敵手絕對不能容情,是為了自己士兵的生命,也是為了戰場上的榮耀。
但對待俘虜卻既要嚴厲,又要仁慈。
要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曾經的做法是多麼的錯誤,認識到大夏士兵的到來,是為了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永遠擺脫戰亂的。
媽蛋,這話林立自己都不相信。
“所以,必須約束士兵,為了陛下的榮耀,大夏的名聲,一定不能行燒殺搶掠之事,反而要對當地罪大惡極的人,進行公審,為民除害。”
這時代沒有貞節牌坊,不然林立都能罵一句自己又當又立。
但那又怎麼樣?不先動手的後果,就是堂堂大夏竟然被西羌和吐蕃這等小國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