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若瑾的一句話,成功地將林立剛剛開始的消沉之心激發起來,重新意氣風發。
也讓歐陽若瑾的心裡生出雄心壯志起來。
誰沒有家國天下的想法?誰不想要擴張版圖?誰不想在史書上留名?
林立都將規劃做到這等程度了,且都已經付諸於行動,只要再有人推進一把。
歐陽若瑾是文官不假,但武將能做到的,文官也能做到,甚至比武將做得更狠。
“小師弟,你怎麼不早說,怎麼不早說得這般通透!”歐陽若瑾看著林立手指下白雪中勾勒的地圖,本該激動的聲音卻冷靜得很。
“難怪你每到一地,都要開學堂,難怪要辦希望小學。”
歐陽若瑾現在才明白林立圖謀的是何等大事。
“十年寒窗苦讀下來的,是想要將一身所學報效給陛下,但情願來到這等窮鄉僻野的少。
希望小學培養出來的,是會抓住一切可能抓住的機遇改變自身地位的。
而從小培養,才會將根深蒂固的思維改變過來。
師弟你說得對,這一代的頑固無法改變,那就消滅這一代,從下一代改變。
走走師弟,我忽然有了諸多想法要規整規整。”
歐陽若瑾一手將城垛上雪地地圖抹掉,一手抓著林立就往城下走。
林立忙反手抓住歐陽若瑾道:“小心,樓梯路滑。”
兩人回到王爺府,直接就進了書房,歐陽若瑾這次一點也不客氣了,先是詢問林立現如今的實力。
軍事上的和經濟上的。
軍事上,林立簡單扼要,幾句話就能說明白。
經濟上的就複雜得多了。
別說他在大夏的產業了,就雲中的,林立自己現在就已經搞不明白髮展到何等程度。
也就派往西羌和吐蕃的,林立現在比較清晰。
他的那些熟悉律法和賬目的團隊,也被歐陽若瑾直接接管,林立也從直接參與變成了旁觀。
他也直觀地感受到了歐陽若瑾的效率。
不愧是狀元出身的大翰林,記憶、理解、統籌安排、對人心的掌控、經濟上的調撥以至於對關西宏觀上的調控,都要比林立強上好幾倍。
林立不禁在心中感嘆著。
古代的文人,不,狀元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真不容小覷。
狀元所要了解的東西,掌握的學識,也太廣泛豐富了。
想起他曾經背的那幾本書,當時也夠吃苦了,白天背晚上背,馬車上趕路都在背,也被逼著寫了幾篇策論,也覺得自己算博學多才了。
但若沒有前世的理科知識做基礎,沒讀過歷史,來到這時代,早就早早地被這時代的浪潮給卷趴下了。
所以,絕對不是單純地會寫文章就能考中舉人進士狀元的,就是秀才,大多數也是有真材實料的。
看看古代的官員,舉孝廉上去的,不用說大多數都是有學識有水平的。
科舉上去的,那真是文才武略,除了親自拿著大刀砍人差了點,掌兵佈局,也不在話下。
就憑他這位大師兄問的問題,做這個太守一點都不勉強。
甚至,林立心中生出不算荒謬的想法,他這位大師兄完全可以帶兵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