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西羌要求歸還戰俘的條件,林立親自去了關西與西羌交界處。
大西北風光無限好,沿途頗見了幾處丹霞地貌和喀納斯地貌,林立建立旅遊業賺錢的心思就再次活躍起來。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不然任憑你丹霞地貌再出色,沒有路,尤其是沒有舒服的路,也沒有人願意來。
畢竟,達官貴人也好,富裕商戶也罷,沒有幾個能為了一睹大好山河,就情願路上辛苦一個月的。
更何況這辛苦也是真辛苦,不少地方所謂的路,不過是能通人馬而已,車馬過著都辛苦。
林立一路走,就一路讓人乘坐熱氣球從高處俯瞰,尋找更適合修路的所在。
大多數時候,都是腳下的路是最合適的,適合往西羌去,卻不是旅遊的道路。
沿途大多數都還是草原,但越是接近鹽湖,水草也逐漸稀少起來。
便是動物見到的也少。
林立心下琢磨了好些天,不得不將旅遊業暫時放下——成熟的旅遊業不單單要有地貌,還有有人來維護,針對高檔使用者,還要有吃住的良好體驗。
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銀子和時間來做鋪墊,這兩樣都是林立暫時很缺少的。
前去邊界林立趕路很快,一路上幾乎都是騎馬,斥候幾乎都在提前一日甚至更多的路上,熱氣球白日裡也是高高地懸在空中。
不是一個,而是入目望去,至少有兩個,甚至還會多。
在安全上,王成是一點也不吝嗇人手,甚至還點了新訓練出來的五千人馬跟隨。
這般走了五日就見到了王威的軍營,王威親自前來迎接,林立見王威越發意氣風發,半點不見最早時期的謹小慎微。
進入軍帳,王威等人請林立上座,王成早就跟在林立身邊站下,將自己擺在了護衛的位置上。
王成帶著的人,也呼啦啦地將整個軍帳都包圍住。
林立先與諸位將軍道了辛苦,接著詢問軍營事務,西羌的反應等等。
王威眉飛色舞,將西羌如何要拖著不肯簽訂條約,甚至發怒威脅要扣下使臣,他們如何帶兵再一次前行,西羌不得不屈服下來。
之間自然是將林立稱讚不已,事實上也是,沒有林立指導的兩次勝仗,哪裡有關西軍如今的揚眉吐氣。
又說起符籙,王威等人也面露難色。
留在手裡做苦力是最好的。
西羌俘虜就等同於騾馬,有點草吃就不錯了,榨乾了體力後是活是死就不用管了。
就是給林立他們都不捨得,白白還給西羌,豈不是便宜了他們。
“大將軍之前說過西羌若是給了贖金,可以放人。如今贖金根本就一文沒有,反而要白白把人要回去。
這些俘虜可不會感激我們的不殺之恩,回去就會拿起刀槍來對著我們。”
其他幾位將軍也紛紛稱是,全不同意就這麼將俘虜送回去。
林立也不同意。
三萬戰俘,便是按照大夏最便宜的人口買賣,一人還值得十兩銀子呢,更何況都是身高體壯的大男人,賣得二十兩也說得過去。
他統共也就要了二百萬兩的賠款,這便去了五六十萬,西羌真挺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