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想要做點什麼事情,效率其實不高。
主要在通訊給京城帝王才有八百里加急,交通只有大戰才有駿馬可跑。
尋常商戶,會騎馬的也不能大白日地就騎著快馬在路上飛奔。
馬是可以快跑,但馬還要吃草睡覺的,哪裡能和前世的汽車高鐵比。
林立雖然弄出個鎮北鏢局走全大夏快遞業務,但是麼,只有非富即貴的,才能享受到風馳電掣的快遞業務。
便是林立自己,想要通知出去什麼事情,也分通知到哪裡去。
主要也是得到通知的人,也能跑得快。
王威幾位將軍離開李雲秋這個暫時的兵營,會不會快點跑林立就不知道了,林立自己可有老多的事情要做的。
界碑正在定製中。
沒那麼多的要求,就兩點,一是結實,二是自己鮮明。
總共就四個字,上邊並排兩個“國界”,下邊豎寫的大夏。
至於背面,不好意思,林立沒有義務給西羌也定個國名。
再者,西羌也算個國?就比現在的吐蕃什麼的大不了多少——很快,西羌也就算個民族了。
留在呂梁城內的幾位秀才舉人也被林立請了過來,身為林立的賬房,也終於做了一件幕僚該做的事情了。
寫國書。
聽到林立才說出國書兩個字,所有人都面色一白,差點跪地上。
“大人,這不合規矩的。大人是大將軍,沒這個權利。”負責訴訟律法的舉人忙打斷林立的話,聲音都抖了下。
“大人想要給西羌遞那個國書,得有聖旨。”
其他秀才舉人們也一個勁地使勁點頭。
林立“啊”了一聲道:“不是真正的國書,我也沒那麼大的本事弄來聖旨的,就是一個信?宣示主權的?挑釁用的?
咱們打仗不是贏了麼,贏了也不能白贏啊,我們勞民傷財的,得要戰爭賠款,還有人呢受傷戰死的。明白?就這個意思。”
大傢伙懸著的心這才落下來,舉人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是我唐突了。”
林立擺擺手:“你提醒我是對的。現在咱們一起琢磨琢磨,這個什麼書怎麼寫?”
舉人道:“大人,通常應該是西羌那邊攜帶禮物和國書來求和的。”
林立問道:“他們若是不來呢——那得咱們一直追著他們打,才能來求和的吧。咱們不打了,估計那幫蠻夷肯定不會主動求和的。”
有秀才問道:“大人,咱們就打這兩仗,不乘勝追擊?”
林立嗤笑了聲:“這兩仗,還是李校尉的八千士兵出了大力,全指著關西軍?
關西軍要能指望上挑大樑,你家大人我至於從京城跑到晉地又跑到這大西北的?”
大西北這個詞是後世的,但用在現在也不違和。
“現在勝是勝了,可兩條腿的也追不上四條腿的。也得給他們些修整緩衝的時間,給我們個師出有名的時間。”
師出有名,不是給西羌人看的——我要打你,沒有理由也可以打,但是得讓周圍人和自家人都明白,我是有理由的。
不然自家內部要是鬧騰起來,可比外人的威脅大得多了。
“首先,要有賠款。每年二百萬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