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的心裡也有這個打算。
他不是要併吞戶部,而是要逐漸蠶食戶部手裡的權力,要以一己之力,將排居在六部末尾的工部,提升到僅次於吏部的第二位。
林立曾經與夏雲澤東拉西扯地說過自己的很多計劃,但都只圍繞著某一個小目標。
比如鐵路就是蒸汽機車,貫穿華夏,造船就是鐵船,辦學也只是圍繞著中小學大學。
給夏雲澤的感覺,就是林立的腦子裡有許多奇思妙想,有些接近於匠人,有些接近於將軍,但從不曾有整體上的規劃。
林立可能成為一個將軍,可能成為一個富商,但卻沒有一個嚴謹的綜合的管理能力,甚至做不好一個工部尚書。
事實上林立好像也正是如此。
他有能力打理好一個伊關鋼鐵廠,有能力將草原的陰山建設成第二個伊關,甚至能派部下東征西戰擴張。
然而林立最後自己的手裡,真正看來,卻什麼也沒有。
沒有銀子——因為銀子都用在了他的屬下身上,或者百姓身上。
沒有權勢——因為真正掌管兵權的全是他手下的將領,而那些將領嚴格地說,都是夏雲澤的臣屬。
沒有名聲——所有一切,林立全是以大夏陛下的名義而為,每有宣揚,也全是突出夏雲澤的決策,他林立全是遵從陛下的旨意,愛國愛民。
然而,也只有林立和跟隨著他的人才明白,林立究竟有著怎麼樣的能力。
他能將身邊所有人,都變成他林立的追隨者,而自己卻並不得知,或者是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早早就成為了林立的人。
這次,林立在奏摺裡詳細地寫出了三年規劃,五年計劃。
工業上,他打算儘快製造出比煤更合用的燃料,製造出以此為燃料的機械,替代耕牛的工作,以達到更高的耕地效率,提高土地的產量,同時解放更多的勞動力。
這些勞動力可以用在養殖上,用於工業製造上,水利橋樑上,甚至用在戰場上。
林立詳細講述了晉地的土地管理、人口數量、經營模式,配備以熱氣球衝上而下觀測到的詳細地勢圖紙。
寫下如何開發有限的可耕種土地資源,不僅僅種植糧食,還可以利用山區發展果木種植和畜牧業養殖。
晉地因為鐵路運輸衝擊的河運和陸運,如何逐步脫離原有的經營模式,如何轉產。
這些,其實早就在林立心中規劃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讓他實施,發展。
眼下,林立看到機會了。
晉地的富商們必定看到也感受到了鐵路對他們的威脅,必然會要先行動手,以僭越或者其它名義,將他從晉地趕出去。
好分割他手裡的鐵路、雲熙水境、玻璃廠、水泥廠,讓晉地的經濟繼續掌控在幾大家族手裡。
而晉地的太守,也願意保持現狀,因為保持現狀,就表明能繼續在晉地官商相護。
林立的奏摺也太守的奏摺,幾乎同一時間從雲中發出,同時快馬加鞭送到了夏雲澤的案几上。
而奏摺在路上的時間,鐵路從雲中鋼鐵廠,迅速地沿著雲中城的外圍,往京城方向推進。
喜歡盛世梟雄請大家收藏:()盛世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