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瞭,洪水的走向看得也分明瞭,林立的擔心放下了不少。
古人建造城池,還是很有經驗和水平的。
黃河水遠遠地繞開了雲中,整個雲中籠罩在雨中,但想必也只有低窪處的房屋會進水,不會形成洪澇。
不過河運一定受到影響的。
問題也不大。年年黃河有水汛,王家對於黃河水汛一定很有經驗。
下雨也並不影響“侯爵府”內的裝修,正好還檢驗了排水措施,林立在高處看了一會水勢,剛要離開,忽然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馮志成曾說過,黃河有可能會改道,若是改道,會不會出現堰塞湖之說,若是有堰塞湖出現,就麻煩了。
雨季的時間不長,只有半個月,隨著陰雲消散,陽光猛然強烈起來。
熱氣球的升空,也證實了林立的擔憂,在雲中上游,果然出現了一個堰塞湖,繪製出來的圖紙上也顯示,這個堰塞湖的面積很大。
而這個堰塞湖一旦決堤,別說雲中之外的農田村莊,就是雲中城,都有可能受到衝擊。
不過在對比黃河河道之後發現,這個堰塞湖形成並非因為黃河河道,而是因為周邊山區的降雨,雨水從高處彙集,因為山洪泥石流等等因素而形成。
這樣,就讓林立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
可否將堰塞湖修建成一個天然的水庫?
黃河水汛,第一次這般平淡地過去。
水雖然淹沒了農田,也湧入了村莊,沖毀了外圍的幾個院落房屋,但沒有人員的傷亡——在統計上。
畢竟,也許會有流民乞丐躲避,或者是逃亡人口。
這在雲中已經是個奇蹟了。
雲中的救災基金第二次啟動,所有在水災中被沖毀的房屋,由基金會僱傭人幫助翻新修建,基金會拿出三分之二的款項,另外三分之一由戶主自行承擔。
這在雲中也是前無古人的舉措,這些事情立刻被說書先生傳播開來。
大夏救災基金會,隨即在整個晉地名聲響亮起來。
這次水汛,嚴格說來,雲中都算不得受災。
百姓提前遷移了,至於農田被損毀,這是每年都會出現的,只是過水麵積有多有少而已。
但是雲中的上下游多有受災,且整個晉地,黃河兩岸,更有許多房屋被沖毀,百姓流離失所。
這,也是晉地普遍經商,種地都以家族為基礎的原因。
這般遇到災害,就會由族裡平衡損失。
雲中本身受災就不嚴重,搬遷的百姓還得到了每人一兩銀子的補助,更有在洪水中損毀的房屋,還得到了基金會幫助的修建。
立時,整個晉地的人議論紛紛,受災的百姓們湧入城裡,尋找當地的“大夏救災基金會”,找不到就湧入了縣衙、府衙。
而大原的王文琦曾捐款一萬兩銀子的訊息,也被再一次提起。
王文琦是大原人啊,大原這次黃河水汛中也受災了,受災還嚴重,憑什麼大原人捐贈的銀兩要被雲中拿去,用在雲中人身上。
再者說,這個基金會的名頭可是大夏二字在前,只要是大夏的子民受災了,都得得到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