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總是與事趕在一起的。
夏雲澤的車隊才到,陰山北邊就傳來訊息,崔亮終於遣了人回來,信使先來報信,車隊還有兩日路程。
林立聞言大喜,忙安排人前去接應。
王成那邊也遣人送了信來,這個卻是日常的信件,是煤礦、鋼鐵廠的工作彙報和周邊的建設。
東邊方曉和風府也遣人送了信來,他們已經到了東部,與拓跋家族、鮮卑部落和當地大夏的守軍都有了接觸,正在按照計劃進行。
也是巧合,這三方的信連同夏雲澤的車隊都在今天向後到來,讓林立心情更是好上了不少。
王成那邊,在前幾日就將這次得到的俘虜送過去了一半,怎麼安置就是王成的事情了。
林立先回了書房仔細研究了王成的信件。
說來王成從去年冬季開採煤礦之後,就一直沒有回過陰山,林立去過一次,也不過停留了幾日。
煤礦和鋼鐵廠所有的進展全靠王成信件所說,林立這邊幾乎也沒有送過去資源,發展建設也由王成全權處理。
此刻看著信件裡所提到的鋼鐵廠的擴建,只覺得對王成也多有愧疚。
他這幾個手下——王成、江飛、風府和崔亮,真都還將他們自己是暗衛一般,忠心耿耿地工作著,都沒考慮過自己。
王成帶人開採煤礦之初,那邊連個茅草屋都沒有的。
短短多半年時間,開採出來的煤不但足夠陰山使用,還能供給兩個鋼鐵廠。
信中說了,已經初步建成了第二座鋼鐵廠,以民用為主,首先就是蒸汽機車的改建。
預計到冬天的時候,可以正式生產蒸汽機車和鐵軌了。
這樣,明年春季,就可以開始建設煤礦到陰山之間的鐵道,到時候,就會將兩地的交通時間縮短了一大半的時間。
林立最希望的就是鐵路和公路的建設——要想富,多修路,前世的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沒有錯的。
同每一封信一樣,王成沒有向林立要一文銀子,這也讓林立很是感嘆。
林立總是能看到別人的好,他是忘記了,他一直在往王成那邊送銀子的,也忘記了,他給夏雲澤送的玻璃,按照這個時代奢侈品的物價計算,完全抵得上夏雲澤送過來的珍寶了。
之後又見了崔亮的信使。
信使已經先吃飯梳洗過了,前來拜見林立,林立還記得這名士兵是崔亮的親信。
信,林立也看過了,崔亮的信不長,如同他的人一般少言寡語,只說了一路往北只遭遇過幾次當地人,沒有遇到有威脅的抵抗。
現在已經在北邊最近的一個居住區暫住,與當地人和平相處,用布匹針線等物交換了些東西,送給林立把玩。
待到信使前來,林立請之坐下,相信詢問,信使還沒有說話,眼圈先紅了。
“大將軍,咱們將軍去了北邊路上就大病一場,我們當時想讓將軍回來,將軍卻是不肯,說就是死也要死在北方,不能辜負大將軍的囑託。
幸而上天護佑,崔將軍捱了過去,屬下來之前,崔將軍還再三叮囑,不要說於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