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冬天的天氣就是娃娃臉,前幾天北風呼嘯,才下了一場大雪,轉頭忽然升溫,陽光照耀下,河水雖然還沒有開化,但是草地上的積雪卻越來越少了。
露出了乾枯了的雜草,也解決了部分牛羊吃草的問題。
趁著暖和,俘虜們從山根向下開挖了一個很深很大的地窖,專門用來儲存糧食和凍肉的。
地窖只用了幾天時間就開挖出來,還沒有徹底挖好就有一次降溫,這次降溫並沒有伴隨大雪,而是隻有大風。
大風呼嘯,山溝裡還好說,只要不是在山口的位置上,風都被山擋住了。
但是在山外的平原上,牛羊都被吹得緊緊地擠在一起。
所有的訓練全被叫停,連滑雪場也暫時關閉。
林立一聲令下,成群的成年牛羊被趕進了山裡,開始宰殺。
士兵們都開心起來。
屠殺牛羊,就意味著每天都要有肉吃,有肉湯喝,牛皮會做成耐磨保暖的鞋子,羊皮會做成羊皮襖,羊皮大衣穿。
林立將牛羊的宰殺做成了流水線。
有負責宰殺放血的,有專門剝皮的,有開膛取了內臟處理的,然後肉就要交給專門的廚師了。
為此,幾個大廚臨時收了不少學徒,專門負責解牛羊的。
草原人是不吃牛血的,但林立卻知道牛血做好吃了,也是一道美食。
因為吩咐人煮了雪水,加入食鹽,待涼透了,直接加入新鮮的牛血凝固成塊,然後切成小塊,再放入開水裡小火煮燉片刻,待血塊緊實了,再泡在涼水了。
至於內臟,對林立來說,沒有不能吃的部位,尤其是心、肝和腰子,一定要好生處理出來的。
至於肉,也必須在宰殺完之後,分部位分解出來,專業廚師來不及,士兵們就直接上手,分解成各個大致的部分,在雪地裡凍上。
牛羊全身都是寶,不止羊肉和內臟可以做湯,牛也是一樣的。
當天晚上,所有士兵就都吃上了牛血、牛肚、牛肉和蘿蔔一起煮的牛雜湯,加了重姜和大蔥,每人一碗肉湯,配上粗糧饅頭,那叫吃得爽。
為了防止士兵們吃“傷”了,第二日就全體換成了羊湯和花捲饅頭。
第三天就是肉包子。
肉包子是最好做的吃食,只要是個人,就能和麵發麵,不過是好壞之分而已。
至於包子的肉餡,分解時候產生的碎肉就可以,還好吃,加了大蔥和生薑,香得能吞下舌頭。
大蔥不怕凍,在北方冬季裡能儲存很久,也是軍糧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林立採購軍糧中,菜類就強調了大蔥。
還有就是酸菜。
豬肉燉的酸菜其實是最好吃的,因為豬肉油大,酸菜正好“吃”油。
不過沒有酸菜,牛肉也可以燉酸菜,取牛腩的位置,也切成大片,再加上熬出來的牛油,雖然腥羶,但能被酸菜的酸和姜的味道壓下去。
若是有酒加上一點去掉腥羶,就更好了。
林立對士兵和俘虜一視同仁,只要幹活的俘虜,一樣能吃到肉塊,喝到肉湯,也是管飽的。
再加上巴特爾也一時興起,跟著俘虜們一起宰殺了好幾頭牛,還和好幾個俘虜打成一片,替林立宣傳。
眼看著這些俘虜雖然沒有加入到軍隊裡,但儼然已經就愛那個自己當成忠義侯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