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戶巴特爾在此時起了很大的作用。
萬戶,那是上馬管理萬人士兵,下馬管理萬戶牧民的。
匈奴人的慕強心理,比大夏人還要強,雙管齊下,俘虜們竟然都是心甘情願地幹活。
林立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第二日親自請了萬戶吃飯,暫不提贖金的事情,只將萬戶對戰俘的管理大大地讚了。
翻譯自然還是崔巧月,林立又適時地表示了對崔巧月的讚譽——崔巧月深深為草原百姓擔憂,前來勸阻弗雷罷手,共同建設草原,抵抗斯拉夫人。
又說崔公主在大夏時候,也在為草原與大夏的互利互惠奔走,準備將紡紗織布的手藝傳到草原。
“若是羊毛能直接在紡織成毛線,可以為草原百姓帶來比賣羊毛更多的收益,就能從大夏換來更多的必需品。”
這生意本是林立想到的,但是林立並不介意將成果讓給崔巧月,他示意崔巧月就這麼翻譯,並做潤色。
又道:“等到草原和平安定了,本侯就安排人從大夏將紡織車帶過來。”
崔巧月聽了也很意外,沒有急著翻譯,而是對林立道:“牧民放牧,居無定所,紡紗車攜帶並不方便。”
林立解釋道:“戰爭結束之後,草原上不知道會有多少孤兒寡母,有的還有牛羊傍身,有的只能淪為奴隸。
公主不妨將這些沒有牛羊放牧的婦孺集中起來,教授紡織技藝,至少能維持自身的生存。”
崔巧月默默點頭,好一會才將這話翻譯過去。
草原的婦孺和小孩子,一向都是被視作累贅的存在。
戰爭中失去了丈夫或者兒子的女人,是無法獨自擁有原本屬於自己家庭的牛羊的。
她們和幼小的兒女會隨著牛羊一起被併入部落的頭領家中,淪落於牛馬一樣的地位。
有些姿色的女人,會被賞人,或者成為首領的侍女,那些老弱,被視為累贅,只能淪為粗使的奴僕,就連幼小的兒女也不例外。
這樣的事情草原人都已經習以為常,然而林立這般想法,簡直就是替草原部落首領解決了個大麻煩。
萬戶頻頻點頭,看向崔巧月的目光也變了,帶了些許的重視。
山谷內外熱鬧起來。
也幸虧是冬季,寒冷的低溫讓屍體都凍住了,不至於因為腐爛而產生病菌,出現傳染病。
但林立還是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儘快安排火葬。
忙亂中,差一點忘記了自己的警衛連。
就在警衛連放歸山裡的第三日清晨,山外又跑回來一大批的人馬,正是林立的警衛連。
原本百人多幾個的警衛連,都只拿著一把匕首上山的,現在多出來幾十人,個個都還騎著駿馬。
林立聽聞訊息趕到山谷,正見到一大群人走到山口,最前邊騎在馬背上的就是黑瘦的曹安。
喜歡盛世梟雄請大家收藏:()盛世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