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林立一直在鼓舞士氣,但他本人對這場沒有任何懸念的大戰,完全提不起來興致。
首先,劉昆帶來了五萬人馬,這些人都是經過戰場的鮮血磨礪過的,對戰斯拉夫人,在身體的強度上雖說有著天生的劣勢,但是他們中配備了射程更遠的連弩,戰鬥力絲毫不遜於斯拉夫人,甚至更強。
其次,李程帶了五千騎兵,對斯拉夫人的步兵有一定的衝擊能力。
再次就是還有林立的步槍和火炮,和針對斯拉夫人制定的戰略。
所以在確定了戰略過程之後,勝利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中午,林立收到了今天的第一份戰報,劉昆率領人馬挑釁成功,與斯拉夫人進行了接觸性的一戰。
劉昆故意示弱,只派出一萬人馬,雙方弓箭長矛交流了一會,接著進行了短暫的肉體接觸,很快就以劉昆佯敗撤走而結束。
“媽的,要不是丟下些弓箭武器,這一萬人就要摺進去一半。斯拉夫人簡直就是毛熊,這麼抗打。”
劉昆親自上陣,他一員武將,若不是靠著胯下的戰馬,差點逃不脫。
劉昆氣急敗壞。
之前對與林立一起商議的誘敵深入他還頗不以為然。
斯拉夫人是塊頭大,但他計程車兵也不是吃素的,手下都染過血的。
要不是林立是侯爺,戰功得分給他,劉昆根本就不想同意這個誘敵的方案。
那可是一卷卷的好端端的鐵絲網啊,就這麼浪費掉了。
可現在他氣憤之餘全是慶幸,幸好這一戰計劃就是佯敗,他敗了,除了他自己和參與計程車兵,誰也分辨不出真假來。
就這麼及時撤兵敗走,還損失了上千人,劉昆一股邪火壓在心裡,差點爆炸。
傍晚,追及了半日的斯拉夫人終於停下了腳步,興高采烈地紮營,也終於給了劉昆一次挽回面子的時候。
雖然黑夜偷襲也是計劃的一部分。
偷襲談不上成功,斯拉夫人的警覺在劉昆的預料之外,他的人還沒有接近就被發現,斯拉夫人隨手投擲出來的長矛,差一點再給劉昆造成很大的損失。
最可怕的是斯拉夫人還有夜視能力,在劉昆看來漆黑的夜晚,斯拉夫人竟然能準確地感知到他們的位置。
如果是林立在這裡,就會知道原因的。
因為斯拉夫人的眸色比漢人的要淺,所以更能夠感知微弱的光線,對劉昆來說幾乎不存在光線的夜色,在斯拉夫人眼裡光線足夠了。
而正午的光線,才是他們感到刺眼的。
偷襲,再次以失敗告終,且比白日裡還要狼狽地被追出了很遠。
當然,戰報送到林立手裡的時候是有水分的,偷襲失敗,被寫成按照計劃佯敗。
林立在陰山的陣地,所有士兵還是按照戰時的準備,抱著武器合衣躺著。
林立沒有放鬆自己,趁這個時候,繼續拉高自己在士兵中的親切度。
午夜的時候依照白日的順序,還是先視察了炮兵的陣地,特特選擇了士兵交接班休息的時候,還帶著一大鍋熱氣騰騰的熱湯。
不論是要下值休息的還是才醒來要接班的,都能喝上一大碗熱乎乎的肉湯。
沒有什麼比冬日裡的雪中送炭更能暖心的了,除了這午夜時分熱乎乎的肉湯。
第二日的中午,劉昆的先頭部隊終於跑到了陰山腳下,站在高處,所有人彷彿真是慌不擇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