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估算得沒有錯,就在崔亮將訊息送到林立在這裡的時候,同樣的訊息也送到了京城夏雲澤的案上。
崔亮在北匈奴佈置了探子,夏雲澤比崔亮更早,就派人潛伏了過去。
林立這邊得到的訊息,夏雲澤那邊都有。
夏雲澤得到了訊息,林立卻不見得知道。
夏雲澤在心裡冷笑了聲,將崔公主送回來求得原諒,呵呵,這是接著崔巧月來挑撥朕與忠義侯之間的君臣關係的。
他的案几上還擺放著林立的這份奏章,一個奏章一份密信的內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夏雲澤本就已經決定了,如今不過是給他再打了個加強針而已。
現在就是個藉口了,一個出兵北匈奴的藉口。
崔公主要被送回來,這步棋眼下就沒有用了,不過還有另外一個棋子可以利用。
夏雲澤提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親自密封了,吩咐人送了出去。
接著鋪上了宣紙,凝目片刻,下筆如飛起來。
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片,仔細看過了,再次封了起來。
夏雲澤一口氣寫了兩封信,一封給了林立,另一封送到邊關。
計算著日期,夏雲澤又吩咐人去請兵部和戶部尚書。
兩封信被快馬加鞭地送了出去。
此時,林立也才和方曉、崔亮商議了,按照方曉的建議,暫時表面上還先要按下不動,但一定要做好接到聖旨,兩天之內開拔的準備。
真決定要走了,林立的心反而不踏實起來,這一次離家,是要離家萬里的,是要奔向異國他鄉,做前世他想都沒有敢想過的事情的。
前世的教育正在一點點從腦海裡淡化,今生今世的生活,接觸,社會和政治,讓他知道現在的決定才是正確的,最符合這個時代的。
他還記得前世看到過一篇文章解說華夏曆史,說秦漢唐時代,中國其實是沒有任何對手的。
因為國力強大,科技進步,周圍的屬國都是落後的,不論在人力還是財力還是科技上,都無法與秦漢唐對峙。
當時林立看了是不以為然的。
因為夏商時代,就有外族侵略華夏了,只不過被商朝時代的婦好,將侵略者趕了出去。
秦時代,也不斷有外族對華夏大地虎視眈眈,躍躍欲試。
漢朝,若不是漢武帝時代能人輩出,近一步統一週邊,將國土面積擴大,也不會出現後世的鼎盛。
大唐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但大唐盛世維持的時間也並不長,所以,說秦漢唐宋前期的安定,那是建立在無數個勝仗的基礎上的。
這個世界裡,之前的歷史似乎過於平淡了,但並不等於今後的歷史還會平淡。
但他的心中,還是能以正確的三觀,來審判他做的決定,和將要做的事情。
侵略就是侵略。
但北匈奴挑釁在先。
且前世,北匈奴的土地,本來就是華夏的一部分。
而前世的歷史因為某些原因,華夏放棄了一部分土地,卻在之後為國家的安定和平帶來了多大的損失。
甚至還被外族侵略,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
正是因為決定了,林立的內心才忽然陷入到了自我否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