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這樣的,風府和王成本來是夏雲澤的護衛,但跟著林立久了,潛移默化中就是林立的人了。
林立對他們越是器重,他們越是從心底裡認可林立。
“陛下,伊關已經大變樣了。”莫子楓回到京城的那日,正趕上漫天大雪。
他不及回家,直接就進了皇宮拜見夏雲澤。
“臣沿途見秋日蕭瑟,田地荒涼,時有乞討之人,然進入伊關境內,卻有欣欣向榮之意。
百姓們衣衫仍有補丁,但面色紅潤,面帶笑容,商鋪眾多,來往客商不斷,境內幾乎不見乞兒。
臣微服私訪時,曾見到衙役巡視,對商鋪百姓秋毫不犯。
百姓提起太守大人,都說太守大人是忠義侯,對陛下最最忠義,最百姓最最愛戴。”
莫子楓將在伊關所見所聞,細細說於夏雲澤,其中有書信提起的,但大多都是未曾在書信裡寫過的。
尤其是參觀的軍營。
“陛下,侯爺與臣說起,說也想要在軍營中有個升旗儀式,以提升士兵的榮譽感。
但每日裡升他太守的旗幟不是很對,而龍旗也只能在陛下所在之處升起。
侯爺希望能有一面旗幟代表陛下,代表大夏。”
莫子楓皺起眉頭,“臣覺得對,又覺得不對。”
自來將軍出征,都是打著帥旗,從沒有說兵營中還立著龍旗的。
所以才會有某家軍的說法,便是當日夏雲澤還是鎮北王的時候,鎮守邊關,高舉的也是鎮北王的旗幟。
而士兵們也往往只忠心於自己的統帥。
然而這卻是一國之主的皇上最不願意看到的,卻也毫無辦法的。
而林立提出了這個觀點,看起來大逆不道——國旗必然是凌駕於龍旗之上的,但細想起來,利大於弊。
“侯爺說,龍旗代表著陛下,國旗代表著國家。國旗所到之處,都該是大夏版圖。臣聽著很有道理。”
莫子楓道,“臣想,陛下當日在北地邊關,豎起的是鎮北王旗,所以邊關士兵心中有鎮北王而無先帝。
現今北地、西北等處邊關高掛的也都是帥旗,不得懸掛陛下的龍旗。
他日,鎮守那裡計程車兵,也必然會心中只有統帥,而無陛下。”
這是實情。
所以陛下調兵也要虎符,甚至有士兵只認統帥,不認陛下。
一旦統帥謀反,振臂一呼,士兵們就會跟著謀反。
然國旗的出現,意味著軍事上和政治上的一大改革,利弊參半,夏雲澤也不由地深思起來。
沒有哪一個皇帝,會願意看到自己的龍旗屈居於國旗之下。
在皇帝的眼裡,國家是在皇帝之下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國旗的出現,必然要打破這個觀點,這是不被帝王允許的。
喜歡盛世梟雄請大家收藏:()盛世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