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少華訓斥了一句,又覺得林立年小,未曾接觸朝堂,能想到這點已經不容易了。
便又道:“自來女子嫁人,便成夫家的人。
男子娶妻,也要顧及妻子孃家,才能讓妻子安心相夫教子。
兩家既然成了親家,也要互通友好。
而男子入贅,放棄了宗族姓氏,那才是與本家完全斷絕了關係,不是結親,是要結仇的。”
說著對林立搖搖頭:“你上次這一病,連許多常識都忘記了。倒是心氣高起來。”
林立沒有辯解,他知道他確實忽略了時代的問題,但他並不認為自己的想法就是錯誤的。
“輿圖你看了,有什麼想法?”
林立注目,半晌搖搖頭:“打仗,要考慮兵力,將領,武器,要考慮騎兵與步兵的數量,行軍速度,糧草的運輸。還要考慮地形。
我遠在後方,與這些半分都不瞭解,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歐陽少華緩緩點點頭:“是啊,所以才有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說法,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都要抓住。
所謂時不待我,機不再來。而戰爭的局勢也是千變萬化的。
不過,既然你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就要豐富上。輿圖就掛在這,你什麼時候看夠了,什麼時候再離開。”
歐陽少華將書房留給了林立,自己轉身離開。
林立緩緩湊近輿圖,在上邊尋找著自己熟悉的地形地貌。
大夏的國土比照前世的華夏,還未豐滿。
東北三省缺了一多半,內蒙是北匈奴,西邊全都是外族。
而現在有一個將內蒙與外蒙一起收歸大夏的機會。
一旦成功,便可以全力對抗南匈奴,讓華夏早日統一,也避免了五胡亂華,更避免了未來的元朝大舉進攻中原,對中原百姓的屠殺。
瞭解歷史,就不願歷史再重演。
然而林立也懂得,與北匈奴的戰爭,對當世的百姓,會是多麼大的一場災難。
他的視線長久地落在北地邊境,想到他曾經看到的廣袤草原,草原的漢子。
所謂長痛不如短痛。
還沒有需要林立他決定打仗,林立的心就感到了痛。
他忽然理解了求和派的心理。
只要當下平安,哪管我死後洪水滔天。
然而,正是因為看到了歷史,林立才更不願意慘痛重來。
林立注目著輿圖,努力地記住輿圖上的城市、山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