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的山路雪很厚,林立捧著的作業也很厚。
這一次的作業不是背書了,而是要林立就《大學》、《中庸》,各寫三篇策論。
林立完全不知道策論的格式,也不知道一篇策論該有多少字,只拿了師父給的幾篇策論做樣本。
回程上林立還要坐在車前邊,被江飛趕到了車廂裡。
路上積雪太厚,山裡風大,林立就是坐在車裡有炭火燒著,也覺得寒冷。
他將師父說的話從頭到尾仔細想了一遍,越想,就越覺得師父不單單是在講《中庸》。
師父是在借《中庸》提醒他,為人要懂得中庸之道,不要鋒芒畢露。
他鋒芒畢露了?
思前想後,林立不得不承認,他的鋒芒即便沒有畢露,也不夠含蓄。
可這怨他嗎?他真正被推到大眾視野內,不是因為歐陽少華這個師父嗎?
若是沒有歐陽少華收徒這一說,他就是一個懂得點經商的、忘記了如何讀書的小秀才。
且這一輩子他也就是個小秀才了。
可三皇子讓師父收他為徒弟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需要自己日後在朝堂上輔佐?
可難道他展現的不是經商的才能嗎?
馬車顛簸了下,林立扶著車廂歪了下,然後上前掀開了車簾。
冷風忽然撲過來,天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又下雪了。
“沒事吧江哥。”林立問道。
江飛跳下了馬車,正拉著馬在風雪中前進,聞言回頭大聲道:“沒事,少爺你坐穩了。”
山道幾乎看不清路在哪裡,駿馬的馬蹄深深地沒入到雪裡。
林立跳下馬車,跟江飛並排走著。
風雪很大,就如他的未來,或許如這風雪一般。
但阻力再大,也要一步步向前,無法後悔,也沒有退路。
林立與江飛回到城裡的時候,天都黑下來了。
秀娘守在門口,見到林立從馬車上跳下來,才摸著胸脯放下心。
一旦確定了行程,時間就忽然過得更加飛快起來。
初二,是回孃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