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經年持家,不比秀娘年輕沒有經驗。
她在村子裡那種地方,都能給林立攢下讀書的費用,僅僅靠勤勞是不夠的。
所謂的閱歷,就是經歷。經過的多了,也就看得多了。
上次來兒子家裡,看到兒子賺了這家業,心裡替兒子媳婦高興著。
這次住下來了,才發現問題。
家業大了,院子裡的人多了,就得有規矩——哪裡有下人過得和主人一樣的。
冷眼看起來,二郎和秀娘這兩個主人,比下人辛苦得還多。
這些日子開著早點攤子,聽過的見過的也多,見識上更不必從前了。
“前院鏢局,那是男人們的事,可前院的吃食,卻是咱女人家的事。
每天要做什麼,可不是可著廚房隨便自己決定的。
難道廚房裡覺得包子饅頭省事,天天早晨就都是包子饅頭了?
想想咱們自個兒,天天吃一樣的,不也膩了?
還有二郎,二郎身子弱,好容易調起來了,吃食上更不能馬虎著。
這些天二郎讀書狠了,身子更得補起來。
我聽說城裡有賣新鮮菜的,就是貴點,咱家現在也不差銀子,貴,就可著二郎一個人吃。
二郎是你男人,是你的天,可不能不捨得。”
秀娘點著頭。
“廚房裡我這一天半天也看了,張嬸子從早忙到晚,是盡心。
我算了下,前院加後院足有四五十人了,張嬸子和紫蘇兩個人也不夠。
得分一下早晚班。早晨的要起早做兩頓早點。
別小看早晨這頓,大小夥子們早晨喝點熱粥掂掂肚子,鍛鍊完了再吃頓好的,心裡多舒坦。
張嬸子不用早起,中午、晚上兩頓也能盡心不是?”
秀娘更是除了點頭,什麼也說不出來。
“再說前院,是二郎的地盤,可你爹昨天轉了一陣,也是不成規矩。
都是大老爺們的,洗衣服都得自己洗——出去幹活時候咱們管不著,家裡哪有大老爺們洗衣服的?
還有廚房和咱後院的水缸,廚房的柴火,都是老張叔和周濤抽空幹。
我瞧著不如換換,柴火水缸,讓男人們幹,洗衣服這活,就給丫頭們。
你琢磨琢磨,宅子裡的丫頭們都安排出來。”
秀娘慢慢地點點頭:“娘,你說得對。”
王氏就又教她:“秀娘,現在下人們都叫著你少奶奶,你就得拿出少奶奶的款。
趁著二郎還在家裡,把前院後院的事都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