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太后聲音也不似從前那樣底氣足,她淡淡道。
“起來罷。竹息,給華妃賜座。”
竹息恭敬應了是,指揮著宮女給年世蘭搬來了一把椅子。
如此,便是德太后高高坐在殿中,年世蘭坐在她面前的階下。
年世蘭左右看看那些空著的座椅,心中冷笑。
果然是不知悔改,明明殿中有那麼多座椅,德太后偏偏說賜座,又重新搬了椅子來,讓自己以這種看起來顯得卑微的姿態坐在她面前。
大抵是德太后想要年世蘭臣服,卻又不好做的太明顯罷。
不過年世蘭也不是很在意,她今日來,無非是想看看,德太后究竟是何種狀況了。
上一世年世蘭被德太后那樣算計了一場,這一世,年世蘭還什麼也沒做,德太后便已是精力去了大半。
想想胤禛剛登基之時,德太后是如何的耀武揚威,現在胤禛登基近四年,後宮中重要場合卻再也不見了德太后。
連德太后的兒媳,也是她的侄女烏拉那拉氏都似乎不再與她親近。
上一世的德太后多聰明啊,在胤禛登基之時藉著隆科多的力量做出了強大的助力。
這一世,年世蘭更多聽說的,是哥哥年羹堯和張廷玉等一干人為胤禛掃清了障礙,肅清了前朝那些不服的臣子。
年世蘭對上德太后的眼睛,才四十多歲的德太后,若是保養得宜,應是眼神明亮,目光炯炯的。
可此刻高高在上的德太后已是眼神不再明亮,目光帶了許多渾濁之氣。
皇太后與德太后相差兩歲,卻是氣色極佳。
德太后這一年多不知用了多少好藥,氣色是一日枯似一日。
“你這麼望著哀家是做什麼?”
德太后見年世蘭坐下來之後既不謝恩,也不說話,忍不住開口問道。
年世蘭在心中暗想,果然這一世因著胤禛這個提前登基的變數,德太后歷練遠不如上一世。
年世蘭雙手交疊在膝頭,手中的帕子柔柔順著腿垂下。
她也一改往日對上德太后之時不自覺生硬的姿態,語調中帶著柔柔的憐憫似的,開口說道。
“臣妾久未見到太后娘娘,今日前來探望您,心中感慨良多。”
德太后平靜的說道。
“哀家病了這許久,雖懶得理會後宮中事。
但耳邊刮過幾陣風。
華妃,皇帝要你協理六宮,哀家卻聽說,
你與皇后經常鬧的不好。
你知道的,皇后素來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