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現代人來了,肯定一眼就能看出,陳默畫畫的技法叫做素描。
但這些文武大臣哪裡見過這種技術,全都瞪大了眼睛。
不過陳默早就讓皇帝將他身後的大臣們挪了位置,所以大家雖然好奇,但全都看不到他到底畫的如何。
陳默每畫幾筆,就抬頭看一眼太后,結合他之前的要求,大家都猜出了他這是在給太后做肖像畫。
這無形之中,又將畫作的難度提升了一個檔次。
如果他畫畫風景,花鳥魚蟲什麼的,只要不算太出格,並非沒有迴旋的餘地。
可現在他是給太后老佛爺作畫,如果最終的成品皇帝或者太后不滿意,那罪過可就大了。
青山劍宗給太后的賀禮拿錯了,這原本只是一件小事,事情會發展到現在這個情況,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包括始作俑者杜奕。
宴席自然是沒有辦法進行下去了。
陳默和皇帝要了半個時辰,眾位文武大臣,便都放下了碗筷,等待著陳默的“佳作”問世。
整個大殿非常安靜,落針可聞。
大家都怕打攪了陳默——怕事後背鍋。
吳劍銘手心裡已經出了些汗。
安凝則閉上了眼睛,開始打坐。
小青兒將拳頭握緊,暗自給陳默加油打氣。
和太后坐在一起的李雁也不時地向陳默望去。
陳默沒有在意她的目光。
事實上,從落下第一筆開始,他就進入了狀態。
起初的幾筆,還有些生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動作越來越快,抬頭望向太后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到了後來,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當中,好像其他人都不存在了。
眾位大臣雖然好奇他的畫技到底如何,但皇帝陛下沒有發話,他們也不敢抬頭去偷看。
在場幾十號人,能夠看到陳默落筆的,只有在他身後服侍的那個小太監。
陳默的每一筆都他都看在眼裡。
小太監的表情從一開始的驚訝,到後來的疑惑,得到最後,已經完全傻了眼。
他長大了嘴巴,甚至連口水都流出來了。
大臣們看著他的表情,更加好奇陳默的畫到底如何。
人在聚精會神的時候,時間的流速是非常快的。
半個時辰的時間轉瞬即逝。
計時的香冒完最後一縷青煙,陳默也終於將手中的那節木炭放下。
他長舒了一口氣,臉上仍是似有似無的笑意。
不過他微微搖了搖頭,似乎對自己的作品不太滿意。
素描是他在大學時候的選修,許久不拿筆,的確是有些生疏了,而且木炭也不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