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一直都搞不懂,李二為什麼一直沒發現府兵制的最大問題。】
【府兵制是農忙耕種,農閒戎邊,可問題是敵人進攻大唐,可不會挑選你農閒的時候!】
【之前的教訓已經十分明顯,敵人很有可能是在農忙的時候,大舉進犯。】
【而這種可能性,就會造成府兵在農忙的時候,無法在家耕種,而在農閒的時候,也做不好戎邊的行為,到時候兩邊都耽擱了。】
【一旦這種情況形成慣例,府兵就會對府兵制產生嚴重的牴觸心理,畢竟民以食為天,府兵的家人也是要承擔徭役的,沒有府兵作為家中主要勞動力,這種牴觸力度會越來越大!】
【到時候一旦出大事,朝廷在召集府兵的時候遭遇阻力,進而影響到全盤戰略,那可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李世民的額頭已經見汗,他知道李福所言都是實情,原本他以為只是侯君集的軍械問題,可是沒想到被李福牽扯出府兵制這麼多的問題來了。
而且李世民仔細思忖過,李福的這些擔憂都是已經存在,並且有些已經十分嚴重。
可問題是,府兵制是目前大唐的軍制,府兵制出現這麼多問題,兵部並未給出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長此以往,可是要出大麻煩的!
李世民有些坐不住了,起身來回在龍案前踱著步子,最後猛然衝侯君集回首。
“兵部尚書,朕以為,軍械庫的問題尚在其次,府兵制的問題,更為關鍵。”
“軍械庫中武備,多半都是攻城器械,府兵制要求士卒自備武器,根本用不上武庫中的軍械,這才是造成大量軍械鏽蝕的關鍵,如此來說,只怕是我大唐兵制,要好好改改了。”
李世民突如其來的一番話,讓侯君集一陣愕然,繼而恍然。,
府兵制的問題,兵部一直都有討論,但也僅限於討論,從來都沒討論出個章程。
現在侯君集被李世民這麼一提醒,他經過一番思忖後,發現還真是這麼回事!
“陛下聖明!”侯君集自然知道,這麼大的事情,不是他能夠決定的,既然李世民開口提到,自然是有辦法,於是趕緊詢問,“陛下可是有高見,這兵制該如何改為佳呢?”
聽到李世民和侯君集之間的對話,在一旁的李福微微有些感到詫異。
【喲呵,李二這會兒咋變得這麼聰明瞭呢?居然看出府兵制存在的問題。】
【難不成是千古一帝光環加身?不過他的理解,也太片面了,居然想著直接否決掉府兵制,這也太矯枉過正了些吧!】
【其實就目前的情勢來看,大唐當前還是適合府兵制,但需要在府兵制上打打補丁。】
【這就跟一件衣服穿時間長了,結果破了要打補丁是一樣的道理,應該徐徐圖之,而不是覺得衣服破了就乾脆換掉,那不是敗家子的行為嗎?】
【所以李二應該想想,應該怎麼完善府兵制,而不是否決府兵制,在我看來,應該在府兵制的基礎上,加個義務兵役的制度。】
義務兵役?李世民對李福的新奇思路弄得有些發懵,他完全搞不懂李福究竟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