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去的道理,看來李二還沒弄明白!】
【世家自以為掌控了富商,就能夠掌控住一切,其實他們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這種時候,誰掌控了人心,誰掌控了最大的利益,才是真正最後的贏家。】
【所以李二是關心則亂,壓根沒想到過自身的優勢,光想著世家的優勢去了,那樣去想怎麼可能搞得定世家的手段?】
【直接給道政令出來,把去年就研製成功的紅薯種子,好好宣傳宣傳,然後讓戶部推廣,再告訴百姓,只要在大唐錢莊存錢,種子可以低價購買,百姓還不立刻乖乖過來存錢!】
【當然百姓的錢少,但架不住人多啊,不過商人也不能放過,畢竟他們才是存錢大戶!】
李世民聽到這裡的時候,已經心馳神往,當真是簡單隨便想想,李福就解了自己燃眉之急,相信只要用此策,百姓的心就能夠穩住。
畢竟紅薯種子,那可是朝廷試種達到畝產六千斤的高產農作物,一旦讓百姓知道了,哪怕種子不打折,他們都會前來購買,更別提還出低價吸引百姓前來購買了。
李世民已經能夠想到,只要這道政令打出去,百姓們很快又會對朝廷重拾信心。
畢竟老百姓關心的,只是自己的口糧和口袋裡的錢,而朝廷給他們這麼高產量的農作物,又幫他們管錢,他們怎麼可能不願意來錢莊存錢呢?
李世民頓然放下心來,接著繼續聽李福的心聲。
【對付富商,其實更簡單了,就從朝廷現在的鹽鐵政策著手,這點怕是李二都沒想過!】
【他肯定不知道,有我坐鎮的鹽鐵,如今到了何等產量,但是目前大唐的鹽鐵售賣權,卻都被各地官府把控著。】
【按道理說,李二應該察覺到了,從各地的奏摺中,不乏有官員靠著售賣精鹽貪贓枉法,甚至在個別偏遠地區,公然藐視王法,禍害百姓,依舊用粗鹽代替精鹽給百姓的惡劣事件!】
【顯然精鹽的終端售賣情況堪憂,既然官府壟斷售賣權出現了問題,那就要給他們點教訓,由朝廷督辦,錢莊發行鹽票,讓富商們憑藉鹽票,低價前來製鹽司購買低價精鹽!】
【然後朝廷認可,這些有鹽票的富商,才有售賣精鹽的資格,如此各地必定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大量售賣精鹽的店鋪,市場上的鹽價和精鹽都能夠得到保證。】
【當然富商們想得到鹽票,必須在錢莊存錢報備,否則就沒有資格進行售賣精鹽,而且還要在錢莊在一定時間,儲存一定數額的銀錢,初步可定在十萬貫內……】
李世民還沒聽完,眼中精光四溢,被李福的想法給徹底震撼到了!
是啊,自己怎麼沒想到呢?以彼之長,來攻敵所短,這才是取勝之道,自己怎麼老去盯著世家的能量呢?
如果將精鹽這一塊,進行嚴格劃分,由朝廷釋出新的政令,錢莊發行鹽票,讓存錢購買鹽票的商人,能夠擁有低價精鹽和精鹽售賣權的資格的話,對朝廷那絕對是好處多多。
不光是能夠平衡市場鹽價,打擊不法官吏的不法行為,讓所有百姓都能夠吃到精鹽的同時,還能夠保證錢莊時刻都有一筆數額巨大的銀錢儲備!
如此一來,富商們和錢莊之間的壁壘就被徹底打破,世家就算是淫威再盛,也不可能說攔住所有富商賺錢吧,尤其這還是穩賺不賠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