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對孔穎達說罷,即刻轉向李福,“太子,這次《大唐三字經》的編纂和印刷,一應開支,都從朕的內庫走,朕會給你手諭,不讓你有任何後顧之憂!”
聽到李世民這話,群臣為之動容,李福也沒想到,一直把內庫看得比自己命還重的李世民,為了這次順利印刷出《大唐三字經》,居然不惜血本了。
【看來李二這次為了推動大唐基礎教育,這決心下得還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這種付出,是絕對值得的,身為大唐的陛下,這個國家的未來,就看這次的成果。】
【既然李二都能夠如此捨得,那我身為大唐太子,也給他助力一把!】
李福淡淡笑道:“父皇不必如此,兒臣這就回去專門做安排,讓長安城外,新建的造紙廠和印刷廠,全部空出工期。”
“只要《大唐三字經》定稿,便立刻製版印刷,兒臣保證,只要開始印刷,十日內就能夠讓全長安人,都能夠看到《大唐三字經》!”
“另外兒臣屆時將無償捐出十萬冊《大唐三字經》,供崇文館與弘文館使用。”
嗡……李福一番話,瞬間惹來朝堂上,無數人的議論,就是李世民聽了,也忍不住坐直了甚至,差點沒站起來。
李福為了支援自己,居然將新建的造紙廠和印刷廠空出來,專門等待印製《大唐三字經》!
而且他還無償提供給崇文館和弘文館十萬冊書,如此一來,他的計劃又將大大增快進度。
要知道大唐弘文館和崇文館,其實就是李世民自己,除去科考後的人才庫,大唐底層官吏,多半都出自這兩處。
如此一來,一直困擾李世民的,大唐基礎教育問題,就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
而聽了李福這一說,房玄齡等人徹底偃旗息鼓,這種時候,再說任何反對的話,只怕會引起李世民強烈的反彈。
所以《大唐三字經》的事情,就這麼敲定,退朝後各方立刻行動起來,只有李福回他的東宮,接著補覺。
隨著《大唐三字經》的出現,五姓七望很快就獲悉今日朝堂之上的一切。
幾大世家聞訊後,無不驚悚,博陵崔氏,正是這其中動盪最大的一家。
博陵崔氏是個大家族,嫡系七房,組成了崔氏這棵參天大樹的枝丫。
毫不誇張的講,如今的崔氏族人,在朝中為官的,郡縣為吏,軍中為將,市井從商者,數以萬計,這就使得崔氏在大唐的勢力,無比的龐大。
在五姓七望這些大家族中,也是其中翹楚,放眼大唐境內,能讓崔氏七房,同時齊聚一堂的事情,幾乎從未發生過。
大事今日,崔氏七房家主,齊聚老宅,一個個面色凝重。
家主崔道珍此時已經完全沒有往日的冷靜,猶如蒲扇般的大手,狠狠拍在身側案几上。
“簡直就是欺人太甚,李世民想幹什麼?當初編纂氏族志,將我崔氏一族拍在了不入流,如今又整出一個什麼三字經,這是想讓絕我一脈之根基嗎?”
聽到崔道珍這話,各房家主紛紛嘮叨起來,屋子裡頓然變得無比的熱鬧。
“這還用猜?李唐就是想要剷除掉我們這些世家,嫌我們礙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