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後一個‘千秋永世’,讓東瀛使者臉色變得更厲害,趕緊低頭鞠躬掩飾,“大唐陛下放心,我家國主一定會喜歡這個名字,我們的國名,千秋萬代後,也會一直沿用!”
聽到東瀛使者這話,李世民更失望了,他本想激怒對方,如此就有理由對付東瀛。
可沒想到這個東瀛使者如此能夠忍,頓時就覺得沒意思,擺手示意對方可以退下了。
等到東瀛使者退出大殿,長孫無忌等人,頓然迫不及待上前詢問。
“陛下,您為何要如此羞辱東瀛人?您不喜歡他們,直接拒絕他們的提議就是。”
“是啊,唐倭奴國,這也太難聽了,簡直就是在指著人家全國的鼻子罵!”
“如此國名,東瀛國主怎麼可能答應,到時候萬一引發兩國爭端,得不償失啊!”
說這話的人,李世民一看便知,都是朝堂上的文官,武官壓根沒有一個上前說話的。
顯然文官們想的,都是能夠維繫當前穩定的局面,對待番邦及附屬國家,能夠維繫就儘量維繫,像東瀛這種藩屬國,自然也是如此。
儘管知道對方對大唐心懷不軌,可是為了維繫表面上的和平,文臣們都不希望如此激化兩國之間的矛盾,從而引發戰爭。
李世民對文臣們這種態度,其實早就不滿了,國家的和平不是靠金錢和嘴皮子維繫的。
從來任何國家的強大,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軍事實力上,而要保證自己國家的軍事實力,打仗是唯一的選擇!
所以李世民剛想斥責文臣們,結果武將們就已經開始對他們發難了。
“簡直狗屁,你們怎麼想的,怎麼搞得像是我大唐是東瀛的藩屬國了?簡直荒謬!”
“就是,怕他個蛋蛋,區區蠻夷小國,覆手可滅,還怕激怒他們,他們也配被激怒?”
“真是可笑,讓他怒一個看看,還真敢與我大唐一較高低不成?反了他還!”
“蠻夷之國,就該取這樣的名字,人家漢光武帝取得,憑什麼咱們陛下取不得?”
武將們咋咋呼呼,一個個唯恐天下不亂的樣子。
對他們而言,唐倭奴國這個名字極好,足以彰顯大唐對待像東瀛這種國家的態度。
不服?可以啊,有本事打過來就是,看老子不反打到你滅國!
“你們這群莽夫,動不動就想著動刀兵,大唐遲早就毀在你們這群沒腦子的傢伙手裡!”
“明不明白什麼叫做兩國邦交?明不明白什麼是天朝上國的姿態,你們簡直胡鬧!”
“陛下,切不可逞一時之快,讓國民遭殃,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文臣們見武將們一個兩個都不懂的剋制自己,反而在李世民跟前煽風點火,甚至想跟東瀛開戰,立刻就吵吵起來。
吵吵的同時,還有人妄圖讓李世民收回成命,重新給東瀛認真賜名。
李世民聽了,頓時不裝了,“都給朕閉嘴,為區區一個蠻夷,在朕的朝堂上吵吵鬧鬧,成何體統,你們是朕的臣子,還是東瀛人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