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狄道,隴西李氏宗祠內,當代李氏家主李鑫,正在祭拜祖宗牌位。
在李鑫身後,站著兩位長鬚中年人,分別是李鑫的大兒子李哲與二兒子李翔。
李哲躬身抱拳,“父親,長安城那位,已經從河東倉和長安倉緊急調運儲備糧食,如今已經運抵鬧糧荒的區域,咱們囤的糧食,怕是要爛在倉庫裡了。”
李鑫緩緩直起身子,渾濁的眼中,驀然閃過一道精光,“看來倒是小覷了那位,竟然這麼快就做出反應,兩處糧倉都開啟了,他不過日子了?”
“還有,怎麼這麼快糧食就運到地方了?咱們的人就這麼聽他的話嗎?”
李翔上前一步,“父親,您這就不知道吧,朝廷這次糧食都走的水路,避開了咱們的耳目,所以等到了地方,一切再想籌謀,就來不及了。”
李鑫冷哼一聲,卻不說話,眼底精光連連閃動,也不知道在想著些什麼。
李翔接著說道:“另外還有件事,剛從長安得的訊息,皇帝給文武百官做了保證,說是最多三個月,就把河東倉和長安倉的糧食補齊……”
“噢?”李鑫聽到這話,眉頭一挑,“你確定是三個月,訊息可靠?”
“訊息可靠,我親自查驗過,大哥也找人確認,是哪位親口說的話。”李翔再度拱手。
“皇帝還真是好大的膽子,這樣的話居然也能說得出口,如今正值春耕,距離秋收還有好幾個月,他憑什麼敢說,三個月內就能夠還清糧食?”
李鑫嗤之以鼻,“到時候等時限到了,沒辦法把糧食補齊,看他如何收場!”
說這番話的時候,李鑫已經開始運籌帷幄,眼前似乎已經看到,一腦門子官司的李世民。
“對了父親,最近長安發生了件有意思的事情。”李哲這時候突然想到了什麼。
“你多把心思放在家裡的事上,別老盯著一些有的沒的。”李鑫對大兒子的話,微微皺了皺眉頭,但旋即還是問道:“長安發生了什麼事?”
李哲本以為惹怒了父親,但聽到父親提問,趕緊回答道:“就是有關那位太子,最近搗鼓出來一個什麼識字之法,叫漢語拼音來著。”
“據說用這漢語拼音,任何漢字都能夠拼讀出來,如今長安城許多人都在學。”
“好像崇文館的孔穎達和李綱,都對這個拼音法極為推崇……”
“拼音法?”李鑫冷笑連連,“就那個廢物太子,成天閒著沒事兒幹,孔穎達和李綱那兩個老傢伙,居然也被帶壞了?那個拼音法,你有了解?”
“家裡派去長安的大管家,已經學會了。”李哲趕緊點頭,隨後便招呼大管家進來。
大管家隨後將漢語拼音的用法,仔仔細細給李鑫說了一遍。
剛開始的時候,李鑫對拼音法還不屑一顧,可是等聽到後面,李鑫眼眶驟然一陣放大,手中拿著的茶杯,直接摔在了地上,整個人完全呆滯住了。
“這,這怎麼可能?那個廢物,怎麼可能想出如此手段,到底是誰?誰在背後動手?”
“拼音法,這要讓拼音法普及整個大唐,我世家將再無任何優勢,這可如何是好!”
李鑫到底是五姓七望中的領軍人物,對待任何事情,都看得極為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