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的李治,此時正是最可愛,甚至蠢萌的年齡,尤其因為害怕李世民,說起話來膽怯又帶著點慢吞吞的樣子,把周圍一群人的心都快要看化了!
長孫娉婷和晉陽公主看向李治的眼神,都充滿溺愛,皇太妃幾乎想把李治摟進懷裡,就連一向雲淡風輕的太子李福,也忍不住露出絲絲笑意。
“稚奴太可憐了,崇文館和弘文館的先生們,一個個都只會兇巴巴的,尤其是那個李綱,誰都打手心,還一打就是三下,我最討厭他了!”
聽到李治說起讀書的事情,晉陽公主也忍不住對身邊的長孫娉婷吐槽,李福聞言,微微挑了挑眉頭,淡笑不語。
他穿越到這個世界,還沒正經上過學呢,崇文館和弘文館更是從未去過。
在他眼中,那是一群腐儒待的地方,要麼暮氣沉沉,要麼一潭死水,那種地方不適合他。
有那個時間去折磨自己,還不如待在家裡睡大覺,瞧瞧眼前的李治,他就知道那不是什麼好地方。
現場如今唯一沒有心疼李治的,也就只有李世民了,喝了酒的李世民,表情更加嚴肅,聽李治還抱怨先生的不是,臉色變得更難看。
“稚奴,崇文館的先生對你兇,那是對你有要求,但只要是你又不懂的地方,必須得問先生,要不然那不是永遠都不知道?”
李治被李世民兇巴巴的樣子嚇到了,只能猛點頭,但是水汪汪的眼睛裡,滿是欲言又止。
“你這孩子,有什麼話就說,哭什麼?”李世民看著李治噙滿淚水的樣子,終於心軟了。
“父皇,先生教的東西,太難了,尤其是認字,先生明明是那麼說的,卻說我說的不對,要打我手心,我都不想學了!”李治癟著嘴,終於說出自己的心聲。
看著李治快哭了的樣子,李福並沒有嘲笑這個小屁孩,相反還比較同情。
因為李福很清楚這個時代的識字,簡直就是一種煎熬,因為沒有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建國後官方頒佈的,漢語注音拉丁化方案,起源於明末來朝的西方傳教士,為了方便學習漢子而創造的一種拼讀方式。
而唐朝是沒有拼音字母,更沒有外族人幫忙想辦法,所以這個時代的人學習漢子,用的都是漢字注音,這就容易產生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首先是漢代許慎由《說文解字》衍生出來的直音法,這種方法雖然簡單易懂,但是具有很大的侷限性。
畢竟漢字可是有上萬個,很容易出現某個漢字沒有同音字的情況,比如‘丟’,根本找不到同音字來註解。
另外有的字雖然有同音字,但是那些個用來注音的漢字,往往比被注音的字更加難懂。
尤其這個時代的漢字,並非簡體字,這就更加大大增加學習難度,一旦再碰到某位夫子老師的口音重,就容易造成更恐怖的學習困難。
正因為如此,當聽了李治的哭訴,長孫娉婷和李明達等人,都是一副感同身受的表情。
“是啊,父皇,識字實在是太痛苦了,就連我們也是到現在,有很多字也不認識呢!”
李世民和皇太妃都是一臉無奈,但面對這種情況,李世民只能硬著心腸呵斥他們。
“荒謬,識字雖然困難,但總比目不識丁的強,須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們現在還有機會能夠在崇文館學習,有些人可是連學習的機會都沒有呢!”
李福聽到李世民這番話,倒是沒有進行任何吐槽,只是在內心中對李治同情那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