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位於古百越之地,盛產兩季稻,也就是夏秋兩季,都有稻穀成熟。】
【也因此使得南詔的糧食儲備,極為豐富,所以從南詔借糧,是絕對合適的,到時候透過水路直奔涼州,涼州的饑荒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
聽完李福的心聲,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閃而過,南詔居然有兩季稻!
能夠在夏秋都成熟的稻穀,這等稀奇物事,李世民還真從未聽說過。
如果早知道南詔有這麼好的東西,只怕是大唐兵鋒早就踏平了整個南詔,不過眼下知道了,也不晚!
如果說南詔如今的糧食儲備,極為豐富,那麼正好借這個機會,找他們借一點,至於還不還的話,那真的就如李福所想的那樣,到時候再說了。
“陛下,臣以為,即便情況如此,還是應該從江南和嶺南等處籌集糧草,哪怕遠水解不了近渴,但也至少是目前能夠做到的極限了。”房玄齡此刻還在陳述他的見解。
但此刻李世民的心思,卻全都在李福的心聲上,所以根本沒有聽到房玄齡所說的話。
“陛下,您這是……”見李世民似乎走神了,房玄齡不由得聲音拔高几分。
李世民這才反應過來,看向房玄齡,“呃,房相剛剛說了什麼?”
房玄齡此時以為,李世民是因為涼州饑荒的問題,心中煩悶,所以都沒辦法集中精神了,故而又把他的觀點陳述了一遍。
“江南和嶺南之地,去年因為水患,自身也不好過,即便有糧食可借,路途遙遠,等運到涼州,怕是要等至少三個月以上!”
“那就不找江南和嶺南借糧,直接找河東借糧,把河東糧倉和長安的糧倉開啟,運往涼州賑濟災情!”李世民大手一揮。
“最多三個月,朕就把兩地糧倉內的糧食補足,就照著朕說的辦吧。”
“呃……”房玄齡聽了李世民的話,忍不住拱手提醒道:“陛下,此舉怕是不妥吧,兩地糧倉一旦開啟,若是不能過及時補足,秋收之前,怕是河東與長安百姓,都得餓肚子!”
“到時候一旦爆發其它災情,怕是情況會比現在更加嚴重!”
房玄齡對李世民剛剛做出的承諾,完全沒當成真的,李世民頓然臉色陰沉下來。
“朕已經說了,三個月,最多三個月,朕雙倍奉還從糧倉中拿出去的糧食還不行嗎?”
聽到李世民把話說到這份上,群臣都不敢說話了,就是房玄齡也只能躬身應諾。
李福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李二這老貨哪兒來的底氣,這麼剛的嗎?】
【就三個月功夫,又要賑濟,又要還糧食,還是雙倍的,他講笑呢?】
【難不成他已經知道南詔國有糧食?不能吧!】
【這最近李二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北邊的胡人身上,怎麼可能注意到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