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李世民心裡此刻其實很虛,畢竟這套策論,是李福想出來的,他只是代筆。
所以李世民手這篇策論是他的大作,心中一直都沒有底,很擔心被追問什麼,所以乾脆快刀斬亂麻。
“輔機,你是吏部尚書,蜀地吏制就用這篇策論來試行,一旦有效果,便全國推廣,整體把控,都由你來主持,玄齡監督。”李世民把重擔交給了長孫無忌,讓他沒空多想。
長孫無忌自然心花怒放,立刻叩頭謝恩,“陛下請放寬心,臣必定竭盡所能,不負陛下重託!”
李世民見長孫無忌不問了,心頭鬆了口氣,但很快又給提了起來。
“陛下,您的這篇官員考核策論,可否給臣帶回去好好觀摩,臣想要……”
李世民沒聽到長孫無忌後面說的是什麼,眼睛只盯在長孫無忌手上那篇策論上。
這篇有關大唐官員的考核策論,可是他將李福心中所想的內容,複述轉書出來的。
剛剛回宮撰寫的時候,因為記憶猶新,所以李世民還能夠將內容完整寫下來。
但是現在過去一段時間後,李世民已經感覺自己開始遺忘一些東西,所以李世民是絕對不可能直接把這份策論,交給長孫無忌帶回去的。
“輔機,此次蜀地的事情,你有責任,朕一直沒罰你,不代表這事兒就這麼過了。”
李世民端起架子,朗聲道:“今兒個你的辦法,讓朕很失望,所以兩罪並罰,你今兒個就在這裡,把朕這篇策論,從頭到尾抄一遍。”
“呃,啊,臣,遵旨!”長孫無忌沒話說,只能夠留在御書房中抄寫,房玄齡則告退。
等到長孫無忌將整篇策論完整抄寫一邊之後,瞬間感覺受益良多。
有時候就是這個樣子,抄寫比讀,絕對更令人感覺到深刻,所以從御書房離開。
長孫無忌沒有回府,而是直接去了吏部衙門,連夜召集吏部上下大小官員,對李世民這篇策論進行全方位討論,當即拍板,準備將官員考核制度,提上日程。
並且初步決定,就在今年上旬,先對蜀地官員,進行一次全員考核。
李世民自己,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對於吏部官員考核的事情,投入相當的關注。
但是沒多久,一件糟心的事情,讓李世民的目光,轉移到了北地。
御書房,李世民的龍案上,擺放著一份國書,這是來自西突厥葉護可汗的手書。
在手書上,葉護可汗要求與大唐聯合出兵,一起征服吐谷渾,然後平分吐谷渾的草原。
“諸公,都看了手書,你們以為,朕該如何回覆葉護?”李世民的表情,看不出喜怒。
房玄齡第一個上前拱手道:“陛下,西突厥與吐谷渾之間,本就是世仇,兩國之間向來都是征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