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既然決定要做,當然要做得大張旗鼓,唯恐天下人不知道。
一來確實是想給李淵彌補一下,另外修建行宮,不適合用國庫的錢,用他自己的內庫,更能表現出李世民的決心。
李君羨拿了李世民親筆寫下的聖旨,很快就來到了工部,把旨意頒給工部尚書虞世南。
工部尚書虞世南和將作少監閻立本看到聖旨,都一臉懵逼,隨後趕緊前往尚書省,將此事彙報給丞相房玄齡。
房玄齡看了聖旨,還沒看完就已經倒抽一口涼氣,“行宮擴大一倍,給太上皇,不使用者部出錢,動用陛下的私庫,這是……”
“看來陛下是為了太上皇,真的動了心思。”蕭瑀看了旨意,淡笑道:“怕是這次天花的事情,讓陛下心中有所出動,看看,連宮殿名都取好了,大明宮,這名字真不錯!”
“陛下為太上皇建造大明宮,而且動用的還是自己的私庫,如此孝順,實在是令我等汗顏,工部尚書,將作少監,此事你等務必安排妥當,切不可出任何差錯!”
聽到房玄齡和蕭瑀兩位朝廷大佬都首肯了,工部尚書虞世南立刻答應稱是。
虞世南這邊答應了,一旁的閻立本卻有些煩躁,他最近還在為了繪製凌煙閣二十五位功臣忙得四腳朝天。
結果凌煙閣的事情還沒忙完,這邊大明宮又要重新擴建修繕,原來自己為行宮別苑繪製的圖紙,就得全部推翻重做,這就給閻立本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房玄齡自然看出閻立本的心情變得不美麗,隨口安慰道:“閻大人,本官知道你那邊忙,但是陛下的事情都重要,凌煙閣二十五功臣畫像的事,可以稍稍放一放,大明宮這個重要!”
“你務必儘快完善大明宮的圖紙,交給工部從速稽核處置!”
蕭瑀認可房玄齡的話,“確實如此,陛下盡孝,這個比什麼都重要,如今陛下又說動用私庫,那就更不必擔心別的,所以此事必須從速處置。”
“下官明白了。”閻立本聽房玄齡和蕭瑀這般說,心中自然明白,為了陛下盡孝這等大事,所有事情都要靠邊站了。
閻立本想的其實太簡單了,他這邊還沒開始畫圖紙,李世民為李淵興建大明宮的事情,已然傳遍整個長安城。
老百姓對於此事,自然是大加讚賞,畢竟沒有誰會汙衊一個,自掏腰包為自己老子修宮殿的皇帝。
於是接下來幾日上朝,李世民都能感受到朝堂上不一樣的變化,最突出的就是魏徵,接連幾日都沒找他的茬兒。
李世民為此很是開心了幾天,心中不禁暗道:倒是還是太子有主意,不過是費點錢,修一個宮殿罷了,如此便能夠為朕帶來如此明顯的好處,這錢花的值了!
做戲做全套,在得了工部已經開始修建大明宮的圖紙,李世民便帶著圖紙,前往步壽宮給李淵請安,順帶說這件事情。
此時的步壽宮中,李淵已經獲悉李世民最近的所作所為,他再看到李世民,心情是十分複雜的,當然其中還夾雜著感動。
玄武門之變,是他們父子之間一道逾越不過去的坎兒,李淵自那日起,遭到尉遲敬德領兵前來逼宮退位,就已經心死了。
但是在經歷了這麼些年,又經歷了天花之變後,李淵瞬間想通了很多事情。
最是無情帝王家,若自己只是隋朝的唐國公,自己的兒子們怎麼可能會自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