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朕還得給青雀去送香皂,就不在你這裡待了。”李世民拍拍屁股走人,但卻不是真的要去給李泰送香皂。
想想李泰,李承乾等幾個讓自己不省心的兒子,再想想李福,李世民頓時索然無味,打發李君羨安排一名百騎,前往魏王府送了三塊香皂過去。
等到李世民回了御書房,他心潮起伏澎湃,有些坐立不安,恨不能馬上就把凌煙閣建成。
但這時候,李世民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李福的心聲中好像沒有說明完全,那除了已故杜如晦等人外,其他幾個該是誰呢?
李世民沉吟著,腦子裡一個個朝中重臣的面相,魚貫掠過。
長孫無忌自幼追隨李世民,雖為內兄,但善避嫌疑,該博文史,玄武門之變,他當居首功,所以凌煙閣中,自然有他一席。
河間王李孝恭,乃是宗室名將,軍功卓著,雖然玄武門之變時保持中立,但也不能否認他對大唐的功績,兼之是皇室名臣,也應列一席。
萊國公杜如晦早亡,曾經能讓李建成忌憚的人,必須列入其中。
鄭國公、御史大夫魏徵雖犯言直諫,經常讓自己下不來臺,可正因為有他的存在,才有瞭如今的貞觀之治……
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
一個個老夥計的面孔,在李世民眼前掠過,但是到了最後,一個身影卻定格在了李世民的眼前。
李福,大唐太子,這位剛剛被自己冊立才不過一年的太子,李世民有太多理由,把他列入凌煙閣功臣當中。
李福自打成為大唐太子以來,他的功績,真的是太多太多,多到讓李世民無法遺忘掉他的存在。
但是這麼仔細算來,李福自己所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似乎人數少了。
李世民心中有了定策,很快就派人召見群臣,當眾宣佈道。
“朕準備在太極宮三清殿旁,設立一座凌煙閣!”
“此閣分為三層,最頂層設立位列宰輔的大臣,中間一層為王公大臣,最外層,朕初步決定,設立二十五位功臣畫像。”
“所有畫像,均為朝北而立,朝中諸君今後每日上朝,需繞道凌煙閣上殿。”
啥?李世民這番話說完,大殿之內,群臣的表情都變得無比的精彩。
不少大臣眼中都閃爍著激動地光芒,但又有些猶疑,似是在確定李世民是否說真的。
李世民注意到大臣們的眼神,大笑著問道:“諸位愛卿,朕這個決定,你們以為如何?”
“好,太好了,陛下英明,敢問陛下,可否透露那二十五位功臣,可有臣的名姓?”
“哈哈哈……別人不知道,但肯定有俺的位置,陛下您說是不是?”
“陛下英明,如此厚德,真乃是對我等的博愛……”
大殿內的群臣,一個個都馬屁聲不斷,就讓李世民的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
喜歡大唐:讓你監國,竟成了千古一帝請大家收藏:()大唐:讓你監國,竟成了千古一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