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做官做到魏徵這份上,官銜,爵位對他其實意義不大,魏徵最看重的,還是李世民對他的認可,所以魏徵今天很感動。
聖旨上說,以銅為鑑,可正衣冠,把自己比作是皇帝的銅鏡,魏徵聽得臉一下就漲紅了。
原本魏徵以為,他屢次冒犯李世民,李世民對他早就恨之入骨了,可沒想到李世民不但對他沒有任何怨言,反倒對自己有如此高的評價。
此時此刻,魏徵才真正有了,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認為輔佐李世民的選擇,自始至終都沒有做錯。
可魏徵壓根沒想到,這一切並非李世民的本意,而李世民現在,左顧右盼沒看到太子,就有了借眼前的機會,在朝臣面前顯擺一把的衝動。
“諸公,朕昨日閒遊途中,偶得三句聖人之言,正好藉著早朝,與諸公共勉。”
聖人之言?群臣一臉驚訝,逛個街就得了三句聖人之言,真的假的?
聖人那都是遠古時期,孔子,孟子等那等創立一家流派之人,自東漢末年後,華夏大地已經近千年都再也沒出過一個聖人,陛下這又是從哪兒得來,所謂的聖人之言呢?
看群臣一臉不相信的表情,李世民緩緩說道。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諸公以為,這三句話,是否可為聖人之言?”
李世民這三句話慢慢說出口的時候,整個大殿之中,瞬間陷入一片死寂。
文武群臣都一臉震驚,好些都喘著粗氣,都好似被這三句話裡飽含的內容,壓得喘不過氣來,每個人的眼中,都是滿滿的不敢置信。
尤其是魏徵,他還跪倒在地上,卻高昂著頭,張大嘴巴,再一次殿前失儀。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這,難怪,原來如此,陛下的聖旨,原來都是出自這三句話!”
“這三句話,真乃是至理名言,難怪陛下會說是聖人之言!”
李世民本來都已經做好準備,與那些平日裡跳脫活躍的朝臣們,辯一辯為什麼這三句話,會是聖人之言,可沒想到大殿之上除了一片讚歎聲,沒有一個反對的聲音。
就是魏徵都一臉瞠目結舌的表情,就讓李世民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看來諸公都沒有意見,那這三句話,朕就親筆書寫下來,懸掛於御書房內,諸公若是認為這三句話不錯,也可效仿朕的所為。”
“朕以為,就該效法這三句話,常思己過,方能做對事情,才能無愧於國家百姓。”
大臣們紛紛躬身拜倒在地,“陛下英明,臣等拜服!”
“陛下如此賢能,乃是我大唐百姓之福!”
“老臣以為,崇文館乃至我大唐各處書院,都應該懸掛上這三句話!”
“古人云,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可如今臣卻以為,陛下這三句話,才是治天下的真知灼見!”
“陛下,老臣斗膽相問,說出這等聖人之言者,如今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