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己一直依仗的心腹重臣,一個個不知所措的表情,李世民很生氣。
難道是安逸日子過慣了,都懈怠了嗎?
這次得虧自己能夠聽到李福的腹誹聲,才知道北地雪災,秦州大旱的事情。
否則不光自己鬧大笑話不說,秦州的災情,將會變得更加嚴重。
同時自己也會對吐蕃的局勢,產生誤判,與其和親。
想想李福對自己的腹誹,李世民就恨得牙癢癢。
而房玄齡作為百官之首,下面的人居然搞出欺上瞞下的事來,他難辭其咎!
注意到李世民不善的眼神,房玄齡趕緊上前拱手道:
“陛下,臣御下不嚴,愧為左相,未能與陛下解憂,還請陛下責罰!”
李世民冷哼一聲,心中暗忖,這次要不是李福,滿朝上下,連帶自己都會喪盡民心。
可眼下並非秋後算賬的時候。
“房卿立刻著手災情處置,會同六部尚書一起,一定要將災民妥善安置好!”
“至於吐蕃和親之事,就此作罷。”
秦州大旱,長安也大旱,顯然今年的旱情遠比知道的還要嚴重,必須妥善處置。
吐蕃求親,明顯居心不良,自然要予以拒絕。
“臣遵旨!”房玄齡趕緊拱手答應。
“趙國公,你身為吏部尚書,此次秦州之事,你親自去查,所有貪贓枉法者,殺無赦!”
“臣,領旨!”長孫無忌心頭一凜,知道李世民這是動真怒了,趕緊答應。
西邊和北邊的事情告一段落,李世民終於坐回到龍椅上。
可是房玄齡與長孫無忌,這時候終於記起來,他們今天來的主要目的。
長孫無忌咬牙上前,“陛下,臣參奏,趙王李福,欺君罔上之罪!”
自己這個大舅子居然要參自己外甥!李世民眼睛眯了起來。
這次要不是李福,大唐定然會民不聊生。
自己如此賢德的兒子,自己的肱股之臣,而且還是至親,居然要參奏他!
李世民怒意已然湧了上來,但卻沒有發作,擺出一副聆聽的姿態。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不說話,以為恩准自己諫言,立刻接著說道:
“陛下,自趙王李福領兵部,迄今足足十日,都未曾前往兵部處理公務。”
“老臣業已查明,趙王李福這些日子以來,日日於府中逍遙快活,如此頑劣,陛下怎能將國之重器託付與他?”
長孫無忌這麼一開口,房玄齡也立刻表態,“陛下,堂堂兵部侍郎,十日不早朝,十日不去兵部,這是瀆職!”
“臣以為,趙王李福行事荒誕,無法匹配兵部之職,求請陛下,免去其職權!”
李世民淡然看著自己的兩位大臣,對李福的控訴。
要不是聽到了李福的腹誹,壓根不會有眼前這檔子事兒。
可是李世民不光聽到了,還知道自己這個‘行事荒誕’的兒子,絕不是現在表現出的那般平庸。
就憑這次北地雪災和秦州大旱的事情來說,要不是因為李福。
李世民就要被安上沽名釣譽的名聲,大唐還要拿百姓的血汗去餵養俟利苾那頭豺狼。
整個大唐朝堂,都會被下面的官員矇蔽,被吐蕃牽著鼻子走,甚至恥辱的重啟和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