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夢蝶羞的滿臉通紅,她很想就此逃跑,可在那一刻她又覺得無比榮耀,似乎所有的光芒都在為她而閃耀。
張慕又把一旁的韓俊傑拉過來,介紹道:“這位韓俊傑先生,就是那篇論文的作者之一,也是整個團隊的領導核心。
我知道各位記者都跟這個行業沒有關係,但是,我也希望你們能夠報導一下,在我們的國家,有那麼一批人,他們默默無聞的為了我們的衛生安全事業在奉獻著。
現在,請允許我代表許多人向他們鼓掌!”
張慕鼓掌的時候,有記者開始啪啪的鼓掌,現場的閃光燈亮成一片,有給蔣夢蝶,也有給韓俊傑的。
馬上有記者很配合地問張慕:“請問張先生,今天是你的奶茶店開業的日子,你請夏青小姐作為形象代言我們理解,可是你把韓先生和蔣小姐請來,也是請他們為你做代言嗎?”
張慕微微一笑,回答道:“這位記者,您問的非常好。
韓先生和蔣小姐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裡,絕不僅僅是為了形象代言,而是因為他們這個團隊是我們‘品.秘’奶茶的技術總顧問,我們所有的奶茶均是由他們用了全新的方法調配而成。”
一眾記者目瞪口呆,每個人在心裡忍不住嘀咕:“不就是做個奶茶嗎?至於要請一支國內知名的生物科技團隊來當調味師嗎?”
張慕繼續介紹道:“各位一位會覺得很誇張,等我向各位詳細說明以後,我們就不會覺得誇張了。
那天在清蓮奶茶店門口,我曾經告訴過各位,我們‘品.秘’奶茶店是與清蓮奶茶店很不相同的奶茶店,而今天我就來告訴你們不一樣在什麼地方。
我們‘品.秘’奶茶店所應用的並不是臺式或者港式的傳統奶茶技術,而是在我們黔省少數民族茶文化的基礎上,經過現代生化加工,再輔以鮮奶或者奶粉而加工成的一款完全不一樣的飲品。
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全新飲料,但它仍然是一種茶飲料,所以我們取名叫‘品.秘’。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這個營業大廳的左邊是我們的奶茶經營場地,而在我們的右手邊,佔據了我們大半個店面的地方的,並不是我們的包廂,而是我的家鄉,也是黔省安順藍楓鄉一家普通的銀飾店。
可是大家不要小看這家銀飾店,早在五百年前,它曾經是帝都的一家老字號,經歷了大明朝的風風雨雨,一直到崇禎十四年,也就是1642年,才因為戰亂搬遷到我們黔省鄉下的一個小地方,為我們當地的少數民族打造銀飾。
而這一打造,就一下子經過了五百年,大家可以看我們電視屏慕上的風光片介紹,那裡有在這家老店在當地的店面介紹,大家如何有機會去旅遊,一定要去現場看一看。
而這一次,經過我們與銀飾店當代店主的商量,他們願意重返帝都,向世界展示我們黔省當地精細的民族銀匠工藝。”
眾人這才發現,在這個品秘奶茶店裡,佔據了大部分場地居然不是廚房,不是櫃面,而是一家與奶茶店完全無關的手工的銀飾商店。
而真正的奶茶櫃檯卻只有不超過十幾個平米的面積,在外面空餘的地方,也只有稀稀拉拉的不到十張小臺子,連凳子都是那種小圓臺凳,全部座位加起來不超過三十個。
這個‘品.秘’這是要搞什麼?難道不讓人坐嗎?眾人都是一頭霧水。
張慕卻沒有介紹他的奶茶,而是繼續興致勃勃地在介紹銀飾店相關的資訊:
“大家請看我們夏青小姐的這一套銀飾,頭頂上的圖案是一堆美麗的鮮花,那是我們苗族的傳統銀飾,而我們蔣小姐身上的這一套銀飾,頭頂的圖案卻是太陽和月亮,那是我們侗族的傳統銀飾。
這兩套銀飾,每套的重量都超過十二公斤,每一套都由超過八百片單獨的銀飾經過獨特的工藝串連在一起,而每一片銀飾都由手工打造,真的可以算的上美倫美奐,巧奪天工。
這兩套銀飾,是這家手工銀飾店歷經幾代人嘔氣瀝血才打造出來的,可以說代表了我們當地幾個少數民族銀飾工藝的極致。”
又有一個早就安排好的記者及時問道:“那麼張先生,請問這家銀飾店與你們的奶茶店有什麼特別的關係嗎?”
張慕點點頭:“當然有,我曾經有一個國際朋友,他嘲笑我們,說我們的國家整體都太浮燥,缺乏工匠精神,他說在歐洲有許多的小工匠,世世代代延續傳統手藝,有一些店甚至已經傳承了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