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午又道:“你們剛才也說了,作為官方從來都沒有承認曾作過這樣一個承諾,而且也沒有合同,就連會議紀要是否存在都是不確定的對吧?”
閔忠點頭道:“是,但是承諾無疑是存在的,否則就不會存在協會這樣一個組織了?”
李小午面無表情:“那我們就不明白了,各位都是一方要員,相關勢力同時涉及政商兩界,難道連一個這麼粗淺的道理都不明白嗎?
對於一個在二十多年前是否正式存在都不確定的影子條款,在根本沒有約定雙方的前提下,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死抱著不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唐大元忽然道:“我們國人最重一個信字,這些年,我們透過引進國外先進醫療技術和製藥技術,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整體醫療水平,也造福了全國的每一人。
我們不能光享受這份成果,卻不為這份成果付出代價,所以我們必須遵守我們的約定,在仍然需要引進國外醫療技術的前提下,限止我們的自主研發程序。”
李小午忍不住哈哈大笑:“一個信字,居然要鎖死民族醫療行業的發展,要我國永遠淪為歐美髮達國家的藥品生產基地,唐老你是在講笑話嗎?”
唐大元鬍子都要吹起來了:“李小午,我們看重你,不意味著你可以在這裡胡說八道,不意味著可以不尊重這裡的每一個人,你這樣的行為,很輕佻。”
李小午突然止住笑,而是緊緊地盯著唐大元:“真的是為了一個信字嗎?恐怕全是藉口吧?
我告訴你們,我根本不信當時的協會作出這樣一個自縛手腳的承諾。
如果直接的存在暫停生物醫藥技術自主開發個決定,也肯定是因為當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的領導人突然發現歐美生物藥物技術已經遠遠跑到的我們的面前,我們當時所做的一些研發,大概只是閉門造車,在跑到在別人身後的再研發。
再如你剛才所說,在改革開放前的幾十年中,我們的生物醫藥技術被別人甩得太遠,遠到歐美日等一些國家早已經過期不用的專利技術都遠遠超過我們的全力想要突破的技術,遠到我們連西方國家早已經過了專利保護期十年或者二十年的藥物都無法生產。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所要做的事情當然不是再去搞盲目的所謂‘創新’,而是努力補課,至少應該把我們與西方國家的藥品生產技術的差距拉近到十年之內,把藥品研發水平差距拉近到二十年之內。
所以,我想,當時的協會應該是在考察的西方的先進醫療技術和藥品生產技術後得出結論,暫停自主研發,先趕上西方國家的先進水平,再談創新。
可是,這個結論,經過幾代七人委員會的傳承,卻完全變了口味,變成了一個承諾,承諾我們永遠放棄趕超西方的腳步。
各位,你們難道不覺得這個承諾很可笑嗎?”
唐大遠呵呵冷笑:“李小午,就憑你這麼信口雌黃幾句,居然就要否定我們協會這些年在發展民族醫藥行業中的貢獻,把我們當作一個阻礙歷史發展的組織對嗎?”
李小午很正式地道:“當然不會,雖然我們的生物醫藥化工技術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要慢於其他行業,但是相對於全球來說,我們一直在飛速進步。
我國的整體醫療水平在大幅度的提高,醫療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人均壽命在不斷的延長,這些成果裡面當然有協會的辛勞,誰也不敢輕易否定和抹殺。
我只是不明白當初相關部門成立協會這個的組織究竟有何用途、?
按理說,我國醫療組織對外交流有國家相關職能部門透過世衛組織進行,而要採購藥品、器械以及引進技術可以用to相關的相關貿易法則和智慧財產權引進,透過企業自行引進消化。
可是我們這個協會既不是官方組織又不是民間組織,地位卻舉足輕重,影響更是廣泛,所以我一直在想相關部門當初的初衷是什麼?
直到聽到剛才的歷史沿革我有些明白了,大概是在改革開發之初,西方國家一直在嚴格執行麥卡錫主義和巴統條款,對我國的所有技術引進都搭起了嚴格的壁壘。
而在當時,我國的醫藥生產企業規模基本上都比較下,技術生產低下,許多藥品的質量很差,副作用卻非常大,迫切需要引進技術對整個醫藥和醫療器械生產行業進行整體提升。
所以,相關部門才成立了協會這樣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完全非官方的組織來與當時西方已經足夠強大的並且有一定政府背景的藥企業去打交道。”
喜歡八種距離請大家收藏:()八種距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