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慕在這段時間沒有外出,而是全力落實和推進新的改革方案。
到十月底的最後一個工作日,eng,也是楊木史上第一次業務評審會正式開始,張慕還特別邀請了李延河和沈仲年一起旁聽了會議。
會議由魯末末主持,由老塗和孔冬和其他兩個業務員分別提交幾個營銷計劃,然後七個委員會成員分別在各自領域向業務員和部門負責人進行提高,並由其一一解答。
最後七個委員會對業務進行投票表決。
其中一個業務方案被否決,需要調整方案重新申報;
另一個業務則由被委員會設定了條件以後,變為有條件同意;
其餘兩個方案完全沒有修改,直接透過。
最後由單飛雪對結論進行了匯總,並出具了業務委員會決議,作為集體意見向張慕報批,張慕在現場對批覆進行簽字同意確認。
第一次業務評審會圓滿結束。
張慕非常滿意,連李延河和沈仲年都對這種形式讚賞不已。
兩人都認為這種評審會在楊木的管理史上是一大進步:
業務申報部門對業務進行更詳細的調查,對方案可以有更充分的準備和更務實的考慮。
管理和審批部門可以集中對方案進行調整和問詢,從而真正做到溝通無障礙,調理無死角。
最重要的一點是高效,一次會議就解決所有問題,避免了原先部門之間相互扯皮,推三阻四,拉拉扯扯。
最後的結論由業務委員會出具,同意或者反對,一切都是集體意見,避免業務人員因為方案被否而對某個部門有私人意見。
而對已同意的結論,則必須得到實施。
即使有人因為各自角度不同而投了反對票,但也只是可以意見進行保留,業務委員會的決議必須執行,個人只能保留反對意見。
這樣就大幅限止了業務委員成員有意卡業務員脖子的可能性。
兩人進行總體肯定的基礎上,也對一些小問題提了各種的看法和改正的意見,最後兩個表態,eng作為新方案的試點單位,待穩定執行半年到一年後,將進行全單位的緩慢推廣。
張慕和童、魯、夏等三人相互對望,都感到歡欣鼓舞。
而讓張慕沒料到的時候,好事居然能夠成雙。
當張慕回到辦公室的時候,陳平靖打來電話,與北川的合作方案基本已經談妥,而且帝都的總公司已經同意,張慕可以推進下一步的行動了。
而透過李延河找的鄂北省正父的相關人員也開始接洽上了,不出張慕所料,言星也遇到了燙手山芋,鄂北省正父相關人員不願意輕易站邊以及表態。
但是相對而言,他們明顯更傾向於接受李延河一方所提出的要求公開討論的建議。
越是燙手的山芋,越應該公開討論,最好討論不出結果來,這才真正的合規矩。
不過也有資訊傳來,在北川做潛江市正父工作的時候,言星河則集中力量公關漢州市正父,並且取得了重大成果,情況對北川並不是很有利。
所以總體來看,張慕和言星河處於勢均力奪的狀態,但張慕在暗,言星河在明,所以張慕略佔優勢。
喜歡八種距離請大家收藏:()八種距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