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王徹運起一口中氣,展開手中金印詔書,大聲朗誦道:
“夏國掌七州十六城八十一縣之地,稱雄天下二十一年有餘,以武王英姿掌權九年,山河清明,國力強盛,乃我夏國中興之主,當改王稱帝,定鼎天下,揚我國威!”
“然北境齊寇,縷縷犯我邊境,傷我國民,近來更是毒害我夏國皇帝,以致先皇病重危亡,其心可誅,天地所不容。今當以舉國之力,討伐齊寇,告慰先皇以及數萬邊軍子民將士在天之靈!”
丞相一番話說的慷慨激昂,振奮人心。
“天不可無日,國不可無主,朝政暫且由本宮以及六位王子把持,眾位卿家共同扶持,當不負先皇遺志,強我夏國!”
鄧怡的聲音飄蕩在天地之間。
“臣願請戰!討伐齊寇揚我國威!”鎮國大將軍雙手抱拳,向前踏出一步,大聲喝道。”
王守靖外粗內細,自然知道自己該什麼時候出場。
“兵家重事,當以謹慎為妙,還望大將軍三思而行,早做籌謀。”鄧怡開口道。
“是!”
王守靖退後一步,他不是急用貪功的人,都是場面話而已。
鄧怡跟隨武王多年,朝中派系,文武相爭中的溝溝壑壑,她心知肚明。
大將軍請戰便準,那把太尉置於何處?
夏國尚武不假,但兵家將領功高蓋主可是要受帝王猜忌的,這是大忌諱。
王守靖不過是和鄧怡默契的配合了一下,這主動權便是交給了太尉,而太尉是王后一派,其中意味不言而明。
永寧宮前萬人聚集自然不會這般輕鬆散去,更何況這麼多人湧入都州,除了王宮,現在要叫皇宮了,沒有地方能控制住這種情況,永寧宮外六萬禁軍隨時候命,以防不測。
夏國皇宮內的封帝大典很快傳遍了天下,封帝不封帝倒不是特別重要,真正引人轟動的是武王竟然死了,一點徵兆都沒有的死了。
民眾還是願意相信朝廷的話,一時間民情激憤,無數青壯請求參軍討伐北齊,上一次發生這種狀況還是十一年前的老陽城慘案。
不得不說鄧怡這一步棋下的極妙,武王暴斃,齊國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侵犯夏國,宣戰是遲早的事情。
與其被動挨打,還不如把武王的死嫁禍在齊國身上,一來保全武王威望,畢竟吃雞骨頭噎死這種事,不光彩。二來聚攏民心,一轉攻勢,主動出擊。
真正瞭解內情的人,自然不會傻到出來觸碰鄧怡的黴頭,如今鄧怡把持朝政,正是如日中天。至於坊間傳聞,誰信?誰在乎?
至於那六位王子,未來肯定會是他們的,不過現在麼,無論手腕心機,以及威望,都是不及陪伴武王數十年的鄧怡。
————
東州,春風閣。
“這女子,真當是我輩楷模。”白姨讚歎的看著書紙上的訊息,皇宮裡的訊息很快傳到了春風閣。
齊孟簾接過白姨遞來的書紙,細心看著。
能做到這一步,齊孟簾也是有些欽佩鄧怡。
“多好的季節啊,連綿細雨,空氣濛濛,有著芳草的香味。”白姨走到窗邊,開啟窗戶,看著外面的景色陶醉的說道。
窗子裡湧進一股清風,齊孟簾只覺得有些寒冷。
喜歡土匪二當家請大家收藏:()土匪二當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