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大帝百思不得其解,他也弄不懂這其中的奧妙。大帝剛要低頭去取那太極河圖,卻見河中又爬上來一隻大烏龜,大烏龜竟立在這渭河之中的分心石上不肯下來。
大帝本想將烏龜挪開,可好將那幅太極圖撿起來,可那隻大烏龜竟固執的趴在那裡一動不動。大帝再去推它,它乾脆縮起腦袋趴在分心石上睡著了。大帝見弄不走大烏龜,他便想離開這裡。
大帝剛要起步,卻又看到驚雷滾滾,電光閃閃。渭河上空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直吹得四下渾天蔽日,緊接著一陣暴雨瓢潑而下。
伏羲大帝忽覺身上驟冷,他激靈打了個寒顫,一睜眼睛卻醒了。他發現自己還在卦台山上,淅瀝瀝的大雨還在下著。大帝忙向山下渭河一望,原來那分心石上果真鑲嵌著一副偌大的河圖,那幅河圖也是這種太極圖案。只是,那隻大龜卻不見了蹤影。
第二天,伏羲大帝就想去尋找那隻神龜,可是,他也不知道上哪兒去尋。出了門,大帝就順著一條小路往前走去。走著走著,他竟鬼使神差地來到了洛河。
大帝站在洛河邊上,看著河水嘩啦啦流過,也有鳥兒從頭頂飛過,可就是不見神龜的影子。大帝就想,或許是我將夢境當成了現實,也許神龜就並不存在。
當大帝想要返回的時候,卻見從河底游過來一隻大神龜。見大神龜來到了自己眼前,可把大帝樂壞了。他低頭一望,喔!這是什麼?就在這一瞬間,大帝卻發現在這隻大龜的背上,還揹負著很多星星點點的東西。大帝非常驚訝,他便自問:這隻老龜為何會在這洛河之中?這些星星點點又代表著什麼?
大帝再看龜背上的圖案,便發現這些星星點點所組成的圖形,也是按照一定的規律順序排列的。大帝不禁要問:渭河之中發現的太極圖是一幅河圖,而這洛河之中的神秘書圖,也或許就是人們傳說中的‘洛書’?
於是,伏羲大帝趕緊將這些星星點點牢記於心,他又迅速返回卦台山上。然後,大帝又找了些大小相仿的石頭,將這些石頭按照烏龜背上星星點點的形狀排列開來。這樣,就等於將龜背上的洛書搬到了卦台山上。
大帝用石頭擺好了洛書圖形上的每個圓點,便開始仔細研究起來。他先從中心圓點開始,再將那些分散的圓點分別按虛線及實線連線起來,便又出現了一個太極圖形。
大帝繼續探討,他還發現,不管從任何方向穿過洛書的中心點做一條直線,再將這條直線上三個部分的圓點相加,得數都是十五。
為了更好的詮釋洛書的真正含義,伏羲大帝又將自己的兒子虎兒帶到卦台山上。他讓虎兒面北而立 ,兩腿自然分開,兩臂平行伸展。這時,虎兒的身體就變成了一個‘大’字。
當虎兒面向北方站立,他的頭頂部位即為上,上邊的方位即代表北方,此方位相對應的數字為九;而此時,虎兒背後的兩足之間,即為下,數字為一,方位為南方;他的右肩部位數字為二,方位為東北方;他的左肩部位數字為四,方位為西北方;他的身體左邊數字為三,方位為西方;他的身體右邊數字為七,方位為東方;他的右足部位數字為六,方位為東南方;他的左足部位數字為八,方位為西南方。
伏羲大帝透過人體方點陣圖所展示的河圖洛書,他發現,當一、九為十,或者是四、六為十的時候,此處地理所處的方位為陽半年。如果三、七為十,或者是二、八為十的時候,此處地理所處的方位為陰半年。這便是伏羲大帝發明的,實行十進位制的春秋紀年法。
河圖洛書的發現,讓聰明的伏羲大帝豁然開朗,他覺得自己太幸運了,終於找到了開啟天地奧秘的金鑰匙。透過這河圖洛書,大帝還發現,原來天人合一的密碼,天地變數的詮釋,就只有一陰一陽,如此簡單而已。
此時伏羲大帝那思維的閘門早就開啟了。因而他從中悟出了一生二,二生四,四生永珍;既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原理。
伏羲大帝也由此頓悟出,宇宙萬物無一例外都包含著陰和陽,表和裡兩個方面。就連天與地,日與月,男與女,熱與冷,強與弱,生與死,實與虛,白與黑,大與小,長與短,干與溼,正與反,高與低,等等等等,都不外乎這陽與陰的兩個方面,這是絕對沒錯的。
伏羲大帝突然覺得,這其中的道理太淺顯了。這說明,任何事物都會由它的起因、發展,再走向衰亡的過程。任何事物都要遵循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陰極至陽,陽極至陰,陰陽互補,週而復始的規律。這正是宇宙萬物對立統一,陰陽平衡的道理。
於是,伏羲大帝就根據河圖洛書的樣子畫出了一幅圖。在這幅圖上,大帝還給陰和陽分別構造出了一種善於解讀的卦爻符號。大帝用符號“—”代表陽爻,符號“”代表陰爻。然後,伏羲大帝又將陽爻和陰爻連續進行了三次組合。
這一組合不要緊,又一個奇蹟出現了。因此,大帝造出了一幅非常奇特還又非常實用的八卦圖。這幅八卦圖,就是所謂的伏羲“先天八卦圖”。
伏羲大帝經過簡單的操作,就讓乾、坤、坎、離、巽、震、兌、艮這八個基本卦象,構成了代表天、地、水、火、風、雷、澤、山的八卦圖形。它們的表現形式既: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
伏羲大帝后來又透過用洛書的星象原理,來對北極星進行定位觀測。他發現只要觀察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就能測出天下的四季。他認為若是斗柄指東,則天下為春;若是斗柄指西,則天下為秋;若是斗柄指北,也就是指上,則天下為冬;若是斗柄指南,也就是指下,則天下為夏。
大帝在研究北斗星的基礎上,又發現了相應的八顆大星,大帝便將這八顆大星確定下來。這八顆大星分別是:南方為天際星,北方為北極星,東方為河北星,西方為七公星,東南為四結星,西南為虎賁星,東北為華蓋星,西北為天淵星。
大帝覺得,如果將這八顆大星與八卦對應起來,便是:南離,北坎,東震,西兌,東南巽,西南坤,東北艮,西北乾。
伏羲大帝透過河圖洛書,用陰陽畫卦,一畫開天。他的八卦圖為彷徨中的人們點起了心中的明燈,為迷茫的大地撥開了重重的迷霧。
除此之外,伏羲大帝還發現了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圖的維繫原理。他認為,發明這八卦圖的意義在於,它能通神明之德,能類萬物之情。
因為這八卦圖既能預測未來形勢走向,又能點明眼前事態發展的動向。從此,伏羲先天八卦圖叩開了解釋宇宙永珍的大門,成為了萬民推崇的解困經典,更被尊崇為中土大地、中華民族的無上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