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霎時,整個屋子裡除了趙旭的說話聲陷入了一種奇怪的安謐。
“我殺李蓉婉是迫不得已,她和李繼徽合起來對我下毒手,還串通了李從榮要禍害咱們夏州,像這樣的女人,死一萬次也不足惜!”
“李從曮為人平和,沒有了李繼徽和李從昶,從此咱們夏州和鳳翔之間就會少了許多的齟齬。”說到這裡,趙旭不由的想起了柔情似水又火熱勇敢的趙小婉……
李彝敏不禁問道:“李蓉婉死了,鳳翔不會來興師問罪……”
但是李彝敏說到一半,就被李彝俊扯了一下胳膊。
李從昶和李繼徽想要謀反,這會都死了,那麼李蓉婉既然和李繼徽李從昶是一夥的,李蓉婉也死了,鳳翔還有誰會來對夏州興師問罪呢?
李仁褔心裡嘆氣:自己這個老三和老四聰明也聰明,只不過,心思總是用不在正經的地方。
這時,李彝超問趙旭:“鳳翔如今給了洛陽糧食?”
在李彝超問趙旭話的同時,李彝俊和李彝敏也都問道:“那你府上娶回的女人,是誰?”
——這就是他們的差別了。同樣是自己的孩子,可是遇事問的問題卻各有不同。李仁褔看看眼前的這幾個兒子,沒讓趙旭回話,問:“洛陽也來人問咱們要糧食,我答應給他們牛羊馬作為替換。彝俊,我當時怎麼給你說的?”
李彝俊答道:“父王當時說,讓我準備馬三百匹,牛一百、羊五百。”
李仁褔:“你做的怎麼樣?”
李彝俊:“回父王,兒子已經準備好了。”
李仁褔:“彝敏,你說說,你四弟做的好不好?”
李彝敏遲疑了一下,笑道:“兒子覺得,四郎還是盡心盡責的。”
做的好不好和盡心盡責有關係?李仁褔有些不置可否的哦了一聲:“數量夠了,這些牛馬是否已經出圈?”
李彝俊說道:“父王,沒有,基本沒有。”
李仁褔:“為什麼?”
李彝俊答道:“父王,孩兒是想,如果咱們給的都是長成的牛馬,洛陽那邊肯定以為咱們夏州牛羊眾多,這要是開了頭,他們貪得無厭,今後咱們就會不堪重負。所以,兒子才這樣。”
“還有,兒子以前聽父王說過,李存勖那會就問咱們不斷的要馬要牛,父王就是給的足、給的夠,他們一直的要,慣的毛病……”
李彝敏見李彝俊為自己幫腔,這時介面道:“三哥說的是,咱們是不該慣他們毛病。”
李仁褔依舊未置可否,看著趙旭問:“彝殷,你怎麼說?”
李仁褔為什麼問自己呢?為什麼不問李彝超?為什麼將李彝超總是撇在一邊?
不過趙旭心裡想到了一個可能,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這是李仁褔有意為之:得罪人的事情都讓自己這個“五子”幹,從而將李彝超給撇開了,讓矛盾集中到自己這邊,這樣就將李彝超的地位推向超然度外,其目的就是方便今後李彝超接李仁褔的位置,做夏州的朔方王。
既然李仁褔已經這樣想也這樣做了,自己何不“成人之美”呢?
何況不這樣恐怕也不行,這是屬於“能者多勞”嗎?
想到這裡,趙旭說道:“三哥和四哥說的有理,不過,有些不妥。”
李彝敏和李彝俊一聽,笑笑的問:“五弟這話說的,又說好又說不好,我都聽糊塗了。你倒是講講怎麼不妥?”
趙旭說:“我覺得此一時彼一時。之前咱們夏州本來就沒什麼好給洛陽的,可父王聽朝廷的話,給足了馬匹。那皇帝會想,夏州那麼的窮,還給了這麼多的好馬,那是赤膽忠心。而現在,經過了這麼多年,夏州還不如從前了?怎麼這次反而給的都是沒有出圈的馬牛呢?這會給人家以口舌。”
李彝俊依舊笑笑的說:“哪兒不允許有個天災人禍呢?五弟說這話有些偏頗了。咱們夏州這會就沒有好的牲畜給朝廷,這難道不行?”
趙旭笑笑不答,李彝敏說:“是啊,此一時彼一時嘛。”
李仁褔說道:“行了,別爭了,按你五弟的說法,你們倆將這事重辦。”
李彝敏有些不情願的點頭,不過立即說道:“父王,那這次送牲畜到洛陽,就讓五弟去好了。我看他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