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昶兒,哪有人不想當王的?尤其到了一定的地位,一個人不想當王,他的手下為了各自的利益,也會推著這人往高處走的。”
“李存勖的推讓是假的,李克寧的推辭也是假的。當時李克用是虎死威不倒,很多人都忠心於他,他指定了李存勖繼承自己,李克寧要是接受李存勖的禪讓,一定有人不服,李克寧沒那麼傻。”
“可是李克寧造反的計劃不周密,走漏了風聲,讓三十六衛之一的史敬鎔察覺了,李克寧想知道晉王王府中的一舉一動,也和史敬熔親近,史敬熔一邊假裝對李克寧知無不答,回去就告訴了曹太夫人,太夫人大驚,立即召見了張承業,張承業安排十三太保中的李存璋、吳珙及李存敬、長直軍使朱守殷,讓他們暗中防衛裝置。”
“後來,李存勖將李克寧、李存顥抓了,當天就將他們給殺了。”
“當時晉陽城裡十分的亂,訊息閉塞,說什麼的都有,就容易以訛傳訛。有說李存勖被殺死的,有說李克寧被殺了,到處是趁機殺人放火搶劫的,大家都人心惶惶,各自找地方躲避。你父親就是那個時候,趁機將我帶走,逃離了晉陽。”
趙昶明白了,母親這會說的簡單,可當時的情形必然十分的危急,而且,父親對母親真是用心,恐怕隨時隨地的都在想怎麼帶著母親離開。
“自那之後,娘和你父到處的漂泊,四處為家,顛仆流離,可是,娘喜歡的很,很開心,一點都不覺得苦,只要和你父親在一起,無論是哪裡,娘都願意去……”
梅嫣兒的聲音低了下去:“沒多久,我發現自己有了喜,可是,那一段日子裡兵荒馬亂的,到處打仗,你父親一直對我相敬如賓,並沒有親近我……”
趙昶吃了一驚,這下明白石敬瑭為什麼叫自己和二郎為“小王爺”了。
“是,娘那會已經懷上了你……李存勖平叛之後,為娘和你父親當然再沒有回去的理由,我們隱姓埋名,在鄉下成婚,你一歲多的時候,我們有了你二弟旭兒。”
趙昶的腦中嗡嗡亂響,好一會反應不過來。
——這樣說來,自己豈不是當今皇帝李存勖的兒子,而二弟趙旭,則是父親趙勳和母親所生的嗎?
也就是說,自己和趙旭是同母異父的兄弟!
梅嫣兒沒有注意到趙昶的情緒波動,她說道:“當今的劉皇后就是當初的魏國夫人,她貌美聰明,最讓李存勖喜歡。”
“但是劉皇后這個人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她本是河北成安縣人,當時晉王李克用手下的袁建豐將她從別人那裡搶到手,覺得她貌美,為了討好李存勖,就將她送給了李存勖。劉皇后同娘一樣,都是出身低微的人,她為了和衛國夫人韓氏,燕國夫人伊氏爭寵,互相誇耀自己的門第,最怕別人說她的出身不好。”
“當時在魏州發生了一件事,劉皇后也是那個時候被封為魏國夫人的。有個老農到行宮認女兒,說劉皇后是他親生的女兒。但劉皇后不認這個爹,李存勖聽那個老漢說關於劉皇后的一切都頭頭是道,心裡不能決斷,叫袁建豐去辨認,袁建豐不敢撒謊,說那個老農就是劉皇后的父親,但劉皇后說她的父親早就死於兵荒馬亂,那時候她才四五歲,她扶著父親的屍首哭了幾天才被人救走了,現在哪裡冒出這個糟老頭子來攀龍附鳳?讓人將她父親拉出宮外亂棍打了一通。”【注1】
劉皇后不認自己的父親,還派人將他打了一通?
趙昶有些不能相信,可梅嫣兒的話題卻跳躍到了別的地方:“張承業是前唐的宦官,對李克用、李存勖十分忠心。張承業對李克用忠心的原因是,前唐那會誅殺宦官的時候,詔書傳到河東,晉王李克用把身為監軍的張承業藏在斛律寺,另外斬了一個罪犯來代替張承業應付詔旨。”
“所以,晉王李克用對張承業有救命之恩,而李克寧叛亂的時候,張承業對李存勖忠心耿耿,李存勖心裡很感謝張承業的恩德,把他作為兄長侍奉。”
說完了劉皇后,梅嫣兒又說起了張承業,趙昶越發的不知道母親到底想說什麼。
“昶兒,如果沒有今天的事情,我和你爹是打算帶著你和旭兒儘快離開曲沃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離開?為什麼?那我們一家人去哪?”趙昶看看母親,再看看這個這個家,問:“這些,我們都不要了嗎?”
“昶兒,我們在這裡停的時間太久了,你父親本來就覺得應該走,到塞外去,尋個清靜的地方,再加上這一段出了白耀春那件事,我們更要離開。”
白耀春是曲沃村的獵戶,和趙傢俬交密切,因為義憤在大街上殺了人,被囚禁入獄,趙勳嘗試了很多方法去救白耀春,其中就包括讓趙旭帶著貴重禮物去找田蕊的父親田悠想法子。
趙昶不理解,問:“母親,讓二弟去找田伯父我知道,可帶那麼多金子,難道不是對田伯父聲名的侮辱?”
這就是趙昶和趙旭兩兄弟吵架的原因。梅嫣兒嘆了一口氣:“有些話原本想著離開曲沃之後再給你說,可是……昶兒,你性情敦厚,與人為善,勤學謙和,這都是好秉性,娘和你父親都很喜歡。你是不是還是想不通為什麼你父親上次不是讓你去找田悠為白耀春說情,而是讓你二弟去了?”